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八零五章 上國心態(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零五章 上國心態(三) (1 / 3)

讓權哲身心態崩潰的開端,就是他和孟松麓走進運河邊的一家農戶,推開門進去,就看到農戶在用豆粕和雜糧餵豬。

似乎是很簡單的一件小事。

但實則是可以直接讓人心態崩潰的大事。

權哲身跑到豬圈旁,伸出手抓了一把木桶裡面黏糊糊的豬食,捧在手心,雙手顫抖。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這只是一句話。

就像殺人這兩個字一樣,表於文字,並不可怕。可看到殺人這兩個文字習以為常的許多人,其實連殺豬的血腥場面都未必能夠承受。

當這句話不是以文字,而是以直觀的畫面出現在權哲身眼前,便只餘下了顫抖的手。

孟松麓帶來來看的地方,不具備普遍性,但卻為將來的普遍描繪了一個未來。

這裡是南通幾個大棉、毛產業工場區的周邊;是漢代運鹽河通往長江的閘口;是大順工業革命織機下鄉最先普及的地區;也是蘇北豆類肥料的必經中轉區。

這裡的人養豬的理由,很簡單。

養豬別看賠,回頭看莊稼。

這是蘇北的俗語,豬糞肥田。

而除了這個俗語之外,周邊大工場區對豬肉的需求,也使得養豬可以賣個好價錢。

原本這裡的環境,限制了養豬業。因為割豬草的空地都沒有。

而現在,雜糧和豆類,養起來了這裡的養豬業。當然,也包括蘇北的羊、高郵的禽鴨、黃淮的馬匹和牛。

也當然,在遙遠的西北、西南、甚至中原黃河區、安徽淮河上游災區,真的是有塗有餓莩而不知發的情況,也真的和這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毫無意義。

因為,運不過去。

資本聽到那地方糧價暴漲,等訊息傳來、再收購了糧食、再運過去,可能第二年的種子都發芽了。

朝廷手裡那幾個鳥錢,以及運輸能力的限制,唯一能做的,其實就是鼓勵當地士紳商人捐糧。

而這種鼓勵不可能只靠善心,肯定得給好處;能給的好處,只能是給予生員和貢生之類的身份;給了這些身份,又會加劇當地的地方勢力擠壓良民……

但這些東西,權哲身透過雙手捧起的豬食,是看不到的。

他看到的,只有上國富庶的震撼。

原本歷史上,星湖學派一分為二,左右分野,也是因為政治鬥爭失敗,使得很多人被流放到了農村。

親眼目睹了商品經濟發展、貨幣通行、土地兼併開始出現、自耕農破產、大量農民已經不得基本生存的慘狀。

左右分野之後,星湖左派又進行了一次內部分裂。

權哲身試圖搞儒耶合流,把宋儒理學宗教化,把宋儒的敬齋箴、四勿箴、夙夜箴、鄉射禮等,搞成彌撒儀式和禮拜。意圖靠完成宗教化,和儀式化改革,在基層傳播儒學,走的是類似泰州學派大手子都去世後打油詩傳儒道的路。

權哲身的弟子丁若鏞,走的是墨子線。將天鬼人格化,認為天有人格,否定理即為天,而認為天至高。昊天之下,人皆平等。人獸之別在於勞動技藝,於是搞起重機、水車、種痘、武器、織機。

這種分化此時還未發生。

但伴隨著大順對外交流,尤其是對同文化圈幾國的滲透和貿易,江南地區的一些大儒,尤其是極端反對西方宗教的大儒,已經感受到這種危機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