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七零六章 另一種表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零六章 另一種表達 (1 / 3)

不久前還痛罵陝西商人刁鑽奸詐放貸如附骨之疽的四川商賈,喝茶之後大讚道:“都言秦人豪商,此言果然不需。諸位也真對得起這西秦會館供奉的關二爺!”

幾年前還逼的平武某人賣老婆、逼得十幾家喝滷水自殺,最終被趕出了綿州發誓世代不與川人通婚的陝西商人,這時候也道:“諸位都是川人,川人忠義,我們素有耳聞。日後還要在這裡討生活,大家說不得還是一起做買賣的生意人,過去的事咱們互有對錯,如今也就都過去吧。”

兩邊互相認了個錯,便說到了正事。

川商很少往江南那邊去,一般也就是跑跑川西、入藏,搞茶葉馬匹鹽巴之類。

雖也聽說過鬆江府那邊興起的股份制模式,卻不知道到底如何。

封建社會,是不太喜歡搞這種合股制的。

好比別的股東犯了事,牽連起來,自己可能也要跟著倒黴。

而且,公司資產是怎麼算的?

真要是公司賠個底掉,這錢怎麼辦?公司借的債,怎麼算?

是隻把公司所有的資產賠進去?

還是說各家出股的都要出自己的家底子?

亦或者,得罪了官員,或者謀反之類的,被牽連,公司是不是也一併被沒收?

陝西商人是兩淮商戰的失敗者,頂著大順之前還未徹底解決北方邊患的巨大優勢,被徽商一路打回了陝西。

但他們也算是對江南頗熟悉的人,前朝揚州號稱半城晉陝半城徽,如今雖不復以往,但交流密切,深知一些新情況。

當即陝西商人就將怎麼操作的、諸多規矩說了說。

商人關注的方向,都是相似的。

這些四川商人聽完這些規矩後,點頭道:“應是要得。若這麼辦,大家也沒了什麼爭競,合力賺錢就是。”

“如今看朝廷這意思,是真的要扶植我們了。只要解決了這邊的地租事,便是朝廷要搞官運商銷,再壓一壓價,我們也有得賺。”

這件事,究其根本,還是朝廷和這些商賈沆瀣一氣,目標雖不一致,但此時卻還是同路人。

這些商人也不傻,很容易就能明白朝廷這麼辦的意思。

無非就是朝廷想要鹽稅。

別說什麼讓老百姓吃便宜的鹽,那不是一個封建王朝該考慮的事,也不是該給皇帝和朝廷加上的義務,封建統治者沒有這樣的義務。

只不過,官鹽太貴,老百姓都吃私鹽,以至於收不上錢。

是以才要改革川南鹽業。

而老百姓吃的鹽,不是憑空變出來的,終究還是鹽井裡生產的。

之前鹽井林立、緝私困難,使得很多人吃的相當肥。

朝廷這麼幹,無非是借鑑松江府那邊的改革經驗,要搞方便控制和查賬的大公司,儘可能擠壓私鹽的生存空間。

地租問題,於朝廷的邏輯,是地租導致官鹽貴、官鹽貴導致老百姓吃私鹽、吃私鹽導致收不上來稅,收不上來稅導致中央的權力一退再退。

本身鹽井產鹽,就是很容易逐漸發展為壟斷的。打井需要高額資本投入,如今這麼改,不算是拔苗助長,只是相當於把必然要完成的事提前推了一把而已。

陝西商人和四川商人對此心知肚明,吃虧還是佔便宜,只朝廷取締地租這一件事,就讓他們佔了大便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