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七零一章 新生代(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零一章 新生代(中) (1 / 3)

而讓馬浩川有機會刷軍功的帝王心思,也在於皇帝壓根就不準備自己“走”後,讓馬浩川統領大軍,至少不是讓他執掌京營野戰部隊。

而是另有用處。

當年軍改的時候,劉鈺就說過野戰、會戰、清剿治安改土歸流戰之類的區別。

也說過當年前朝在西北和蒙古人整天開片,打無甲的蒙古人,打出的經驗就是火槍不需要破甲,而是需要亂中速射,所以三眼銃之類的東西大行其道。等著對付大明龍虎將軍學習大明開國軍制搞出的“洪武永樂年明軍”的時候,力不從心。

也說過大順在西南改土歸流的實戰經驗,實戰出來的結果,就是走的一堆彎路:打西南土司,打出的經驗就是堆一大堆奇葩的炮。

小的、大的、甚至出現了炮兵輕重分化無中口徑野戰炮的歧路,要麼弄出一堆兩個人就能抬著走的小口徑炮實則是大火槍來加強火力“欺負”無炮的土司;要麼就搞專門攻碉樓攻城牆的超重攻城炮之類的東西,來滿足西南改土歸流戰場的特殊化需求。

但這種“治安戰”的特殊經驗,打菜雞確實好用。

但和臭棋簍子,越下越臭,真和國力水平相當的打,能被人的炮兵把屎打出來,效果並不好。真遇到了野戰炮正規化的部隊,是要吃大虧的。

皇帝打仗實操不行,但道理還是能懂的。

一個在西南改土歸流和在川西平叛中鍛煉出的將領,能否擔得起大規模野戰會戰統兵的能力?

那些在西南改土歸流中的野戰經驗,將來在可能的野戰會戰中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為帥為王者,關鍵是物盡其用。

要執掌京營之類的野戰部隊的將領,要從哪挑?

顯然,要從徵準、伐日等這種大規模野戰的戰場上挑出來。有些東西,尤其是大兵團會戰的東西,只靠學兵法或者紙上談,終究差點意思,也不是從對付土司的那種戰爭中能學到的。

而馬浩川從西南改土歸流到川西平叛刷出來的經驗,將來應該用在哪?

皇帝是有考慮的。

準確來說,馬浩川是皇帝留給兒子做“駐印大都督”的候選人之一。

因為,列印度的將領,皇帝選的是跟著劉鈺成長起來的第一批新人,他們和劉鈺的關係太深。

打完野戰定下勝負之後,是要調回國內一條龍的——封爵,樞密院養老,收兵權。

而將來在印度駐軍的將領,未必要會打大規模野戰,但一定要擅長小規模的清剿、奇襲、快速機動、提前瓦解等等。

或者說,將來需要一個治安戰高手,而不是一個野戰會戰的高手在印度。

皇帝對印度真的是非常感興趣的。

感興趣的原因,不在於貿易。

沒有人告訴過皇帝,或者說,皇帝不是一個穿越者,所以皇帝壓根不可能知道,歷史上東印度公司在鴉片貿易之前,第一收入是印度的土地稅、第二收入是印度的食鹽稅。

但,李淦是大順皇帝。

所以,不需要別人告訴他,也不需要一個先知來告訴他:那麼大、富庶、人口眾多的地方,想賺錢,排前二的肯定是土地人頭稅和鹽稅。

這個道理,跟天朝皇帝講,就好比神秘兮兮地告訴天朝皇帝: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一樣,純他媽廢話。

皇帝心說我還能不知道最賺錢的是收土地稅人頭稅和鹽稅?

工商業賺錢的意識,需要皇帝有極高的開拓想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