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六九八章 獻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九八章 獻禮 (1 / 3)

這麼說吧,蒸汽機提滷,就是陝西鹽商集團的“進步”極限。

再往前半步他們都不會走的。

因為毫無意義。

花大價錢,去投資大筆的錢搞冶金工業研究,研究油絲繩,以取代打滷的竹篾繩?

除非董事會腦子進水了。

花大價錢,去投資蒸汽鑽井技術?

別說蒸汽鑽井,就是核動力鑽井,能讓它的鹽多賣出去一斤不?

不能的話,花這筆錢幹啥?

理論上,運銷如果不分離,陝西資本集團可以選擇“自產自銷”,徹底控制鹽從生產到運輸、銷售、下線銀錢兌換、配合鹽商的典當行高利貸的全產業鏈,這也可以讓他們暫時不買地而是把資本幹這個。

但那是扯淡,劉鈺不允許,朝廷也絕對不允許。

所謂的墮落、反動,其實非常容易理解。

就拿歷史上的川鹽舉例,蒸汽時代之前就能修幾十里長的引滷管道、天然氣管道、打1000米深的機械鑽井,資本雄厚,利潤充足,愣生生造出來一個三四十萬人口的大型工商業區。

然後呢?

然後無監管的資本全都流向了土地、高利貸、典當行。

這是管的太多以至於沒發展起來?

還是因為恰恰朝廷無能,管不到資本、管不到土地兼併,管不到金融放貸,才會致資本趨利性自發湧向利潤率最高的地方?

怎麼管,這是個大問題。

是比扶植一個新財團更大的問題。

否則就等著爆出大事吧。

在扶植之前就必須要考慮怎麼管束他們,怎麼把他們的資本引向“促進生產力發展而應該去”的地方,而不是“利潤高就去”的地方。

資本的邏輯核心,是利潤,不是生產力。

有時候,利潤和生產力的方向一致,比如英國的闊裡班克紡紗廠,那是高利潤和生產力進步的一致,比在加勒比群島買種植園的利潤還高。

有時候,利潤和生產力的方向不一致,比如在大順開辦個類似的工廠,有那錢真不如買地、囤地、放高利貸。

理論上,放著不管確實沒問題:資本都去買地、放貸,總有一天買地的利潤會低於投資工廠的、放貸的利息會降下來的,你看英國的利息不就從12%降到4%左右了嗎?

可就像休謨給自由貿易出的諷刺主意:使勁兒買中國商品,讓中國的人均存銀量和歐洲一致,那麼英國商品就有競爭力了。

理論上沒錯的東西,現實裡沒法操作啊。休謨故意諷刺的主意,結果就是到那一天的時候,就他媽沒英國商品這個概念了。

而同樣的邏輯,放在大順的土地問題上,這需要先把大順的自耕農全都消滅,每個土地擁有者都是大地主、大資本,全面倒退回奴隸制或者封建農奴制。

這樣就不會輕易賣地了,奴隸和農奴需要個毛的典當貸款啊,貸款利率不自然就降下來了嗎?

然後買地的利潤回報就降低了,然後資本就自發流向工業了。

可最大的問題是大順的將近3億百姓,並不想死,也不想當奴隸和農奴。

放在現實的川鹽資本集團來說,產量問題,最多三年到五年,就能達到極限。

再多就毫無意義了,因為賣不出去。

那麼,三年五年之後,這些做川鹽的,他們的進步性就徹底沒了——他們完成了自己的階段使命,使得川南鹽井普及了蒸汽機,促進了川南煤礦業的發展。

但因為他們階段性的進步有功,就放任他們日後反動、墮落去放貸,去買地?

這就引出了資本出川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