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劉鈺舉起了自由貿易的大旗,而且本身自由貿易理論在英國流行的前提又是“遠洋是天然關稅”背景下的中國航運貿易被外國把持和關稅打壓。
如今大順西洋貿易公司的船完美地完成了第一次遠航貿易,也就為英國此時正在進行的關於“重商還是自由”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
原本聲勢浩大的自由貿易支持者,瞬間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伴隨著大順棉布在英國的走私,極大地損害了英國貴族的利益——茶葉就還好,不損害貴族的利益,但棉布會導致羊毛呢絨繫結的地租下降,嚴重損害貴族的利益。
英國還不是一個工業國,貴族依舊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只是因為之前他們的地租和工商業呈現出一種共生關係,一旦這種共生關係破裂,人們就會發現原來英國依舊是個貴族地主主導的國家。
歷史上,這個畫皮被揭開,是《穀物法》的確定。
而現在,這個畫皮被揭開,則是大順的西洋貿易公司的大量貨物瞬間充滿了戰後消費狂潮的歐洲市場。
曾和休謨論戰,並且堅定支援自由貿易的圖克,被人在公開場合諷刺。
“當然,您是一位虔誠的、對上帝慈愛深信不疑的善良的期待者。你當然會因為您的虔誠,為追求永恆的真理而選擇殉道。”
“但您是否有資格,讓曼徹斯特的棉布工人、倫敦的毛呢工人、農場的農業僱工,為您所追求的、深信的永恆的真理而殉道呢?”
“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知道,自由貿易將會毀滅英格蘭的一切。而中國人甚至是不信上帝的、公開反基督的。您作為一名虔誠的牧師,卻選擇支援這些異教徒毀滅英格蘭的學說?”
圖克被逼到徹底退出政論圈,隱居不出。
而這場在英國爆發的關於自由貿易還是重商主義的爭論,也以一種非常可笑的方式收場了。
重商主義的支持者,沒有選擇與自由貿易的支撐著進行理性辯論。
相反,他們認可、甚至公開支援自由貿易理論,認為“從理性和邏輯上講,這是正確的、無可置疑的正確。”
“但是,從現實上講,這將毀滅英格蘭的一切。從工業到鄉間,都會陷入一場蕭條。”
重商主義者沒有選擇辯經,而是抬出了現實的大旗。
是要永恆真理?
還是要英格蘭?
也幾乎是從這一刻開始,在英國。
“我支援重商主義”,成為一句分量等同於“我週五不吃魚”的話。
……吃魚不吃魚,在伊麗莎白時代,類比於大順開國的時代,其重量基本等同於剃髮不剃髮。
不只是英國人,大部分沿海的歐洲人都不會忘記大順西洋貿易公司的貨船,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海面的那一年,對歐洲經濟帶來的震動。
也就是一年半之前。
那一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已經到了尾聲,亞琛的和談已經開始。
那一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葡萄牙商隊,因為“鴉片案”,被大順暫時查封了商館。
那一年,是中荷開戰導致東南亞香料在歐洲供小於求、價格暴漲、囤貨居奇的最後一年。
雖然這不是中國商船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早在大順徵準噶爾之後,中國的商船就已經去過瑞典,以“儒家仁義的人道主義原則”,送在大北方戰爭中被俘後輾轉到了準噶爾的瑞典戰俘回家。
但這是第一次純粹的中國的貿易公司組成的船隊前往歐洲貿易,那時候與荷蘭的談判雖然成功了,但荷蘭的股本資金還沒沒有注入,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船也沒有加入編隊。
更重要的,是大順在東南亞徹底擊敗了荷蘭,在歐洲連續兩次參與宮廷政變,由背景板成為真實活物之後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歐洲。
當時荷蘭的一個名叫亞當斯的英國人,這樣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