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四六七章 難以觸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六七章 難以觸控 (1 / 3)

最後這番話,說的有些扎心。

大順在歐洲眼裡,其實就是個種菜的、做工的、捏陶瓷的……

大順是士農工商。

但在歐洲,做工的和農民,幾乎就是社會鄙視鏈的底層,比起做買賣的、搞金融的,差的太遠。

大順自己沒有太大的內部市場,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市場卻無比狹小。農村的普遍貧困、地主階層的高額地租,使得很多商品幾乎是沒有銷路的。

家裡若是有錢,當然也願意買點香料豬肉、也願意買個瓷器花瓶、也願意買點絲綢做衣服穿。

這不是大部分人買不起嘛。

以商業的角度來看,大順這幾億,最多也就六七百萬是人,剩下的都是沒什麼價值的牲口。

這也是縈繞在大順對外貿易其上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如何把貨賣出去。

不過大順這邊已經找到了辦法,那就是不吃獨食。靠著成本優勢,只要找到一群買辦階層,荷蘭人說的歐洲的替代產業,就全能擠垮。

荷蘭人提出大順做不成的基礎,是大順要吃獨食。

可大順並不想吃獨食,只是假裝要吃獨食。

齊國公對荷蘭人的說法,淡淡一笑,只道:“行與不行,總是試試。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也不差這幾個錢。反正都是朝廷的錢,收的是百姓的賦稅。便是輸了、便是買賣沒做成,有幾億人均攤,每個人頭上也均攤不了多少。”

“若是贏了,自是一本萬利。若是輸了,天朝也自輸得起。斷不會如你們一般,輸一次,便幾近崩潰。”

“蕞爾小國,焉知天朝之人多富庶?”

齊國公有些耍流氓般地拒絕談實質性的問題,而是直接說天朝的潛力。反正,天朝這麼大,外人看來,彷彿有金山銀山,輸一次輸兩次,完全都輸得起。

而起照這個意思,反正天朝做生意,不需要向股東負責。只需要執行朝廷和大皇帝的意志即可,贏了固然好,輸了那也沒什麼,幾百萬兩白銀而已。

這些話當然也就是忽悠忽悠這些歐洲國家,若在朝廷之內,幾百萬兩白銀,那是要驚出各路官員下巴的。

英國在20年金融危機之前,註冊的股份制公司股本就有八億兩白銀不止。荷蘭蘊藏的民間財富,更是遠高於此。

他們以自己的意識,去揣測大順的國情,自是覺得英國荷蘭都能搞出十億兩白銀,大順如此廣闊且人口如此眾多、以荷蘭商人能見到的江南富庶之程度,只怕百億兩白銀也好像卻非不可能。

這個數字聽起來挺嚇人,可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西班牙從明朝中期到現在,一共在美洲開採了大約15萬噸白銀,摺合大順這邊的計量單位,大約是40億兩庫平銀。

另外還有大約3000噸黃金。

相對於歐洲的經濟總量,和白銀貨幣存量,歐洲的貨幣是嚴重超發的。流入中國的,當然不少。

再加上日本從明朝中期開始大規模出產金銀,日本的金銀以及美洲的金銀,很有一部分流入了中國,甚至能讓中國完成了貨幣改革,白銀多的居然可以貨幣化了。

這是理性上齊國公能吹牛的基礎。但在感性上,荷蘭人對中國富庶的印象,才是他這番在朝中能被把人嚇死的吹牛居然還有人信的基礎。畢竟這時候沒人統計過,從哥倫布抵達菲律賓開始,到底有多少白銀流入了中國,只是感性直觀地感覺到中國這邊大口大口地吃黃金白銀,卻很難吐出來。

吹牛皮的一番話,驚的荷蘭人都沒法接話了。心道是啊,人家是大皇帝一言九鼎,賠不賠錢,又沒有股東盯著,也沒有股東要求公開賬目,真要是鐵了心要搞,肯定是可以搞成的。

真想吃獨食,也不是不能吃。雖說各國都有高關稅、都有法律。但法律和道德要是萬能的,各國也不會有走私販子了,主要靠往北美走私茶葉的澤蘭省商會也早就倒閉了——走私總得有人接應,接應的肯定還是本地人,道德和法律都沒辦法約束他們的,他們也不會為了祖國的利益就不去當走私的接應人。

齊國公這麼一說,實際上就把天給聊死了。

這場宴會的話題,也就沒法繼續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