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五五四章 一錢多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五四章 一錢多花 (1 / 4)

這種潛意識裡湧出的“下作”的商人思維,把皇帝自己都弄得內心都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貴為天子,怎麼會有這麼最賤之人的思維方式?

待這種心思消退,皇帝卻還是不得不考慮錢的問題。

缺錢。

戶政府能出一部分,但肯定不夠。

內帑今年也沒有多少剩餘,很多錢要投入到南洋貿易之中作為股本,而且之前還收購了一批肉桂檳榔寶石,現在還沒出貨,押在倉庫呢。

外加對官窯瓷器作坊的投入、對西洋貿易的入股,若不想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就不得不等著這些錢慢慢生息。

這時候是取不出來的。

對南洋戰爭,花的是內帑的錢,這些錢肯定是賺的,但肯定不可能今年打完南洋明年就連本帶息都回來了。

劉鈺引用太宗皇帝的話,說人的生命誰也不知道啥時候就沒了。而大順的記憶裡,太宗皇帝確實是天下未定而崩殂的,荊襄之戰後確實沒活幾年,這種事誰也說不準。

故而皇帝是想著,既是要幹,那就晚幹不如早幹。

劉鈺既說能借到錢,實在不行借點錢用也不是不行,週轉一下子,也好過加增“淮餉”,引得天下出亂子。

如果真要治理淮河,明年就要把漕運停了。

趁著冬天,治理淮河的錢得出。

那漕工的安置,這些錢也得出。

全算下來,可就不是三千萬兩這麼簡單了。

不借錢的話,就得一點一點地攢。攢到啥時候呢?攢十年後,假設一切風調雨順,錢夠了,萬一自己嘎一下沒了呢?

列印度,真要能收稅的話,確實也能賺錢。

但劉鈺堅決反對在印度上冒進,這時候全力進印度,就是在和英法為敵。

這玩意兒還是要靠分化瓦解,而且現在列印度意味著貿易停滯,大順好容易在歐洲開啟的貿易局面也就全毀了。

英法合力,能讓大順的貨船,連非洲都過不去。

對內加稅、或者對內改革呢?

加稅是不考慮的。加稅意味著出事。

對內改革,皇帝也不是不知道松江府那邊建議試行十一稅的好處。

但一來,這種事難做。

二來,這需要大量的新學學子,進入官吏系統,對抗本地士紳。這會引發儒林的極大反感,並認為這是朝廷在用微末之學來對抗聖人弟子。

三來,這是挖天下士紳的根。

士紳靠的是免役、免攤派,不是免稅。

所以對士紳來說,稅率越低越好,因為他們合法地納稅、理論上沒有坑國家一文錢。

但這麼低的稅率,國家到底夠不夠用、基層要不要攤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力役、攤派,和他們無關,本來也不是“合法”的稅收,他們大義在握。

地方官隨便加稅,當然是苛政猛於虎。《打漁殺家》都知道,收稅得看戶政府的文書。

如此種種,借錢也不失為一種考慮。

雖然說,歷朝歷代,問商人借錢這種事,要追述到漢代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