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亂哄哄的,在認真討論到底年息多少才是他們心中的底線。
上面安靜靜的,劉鈺內心是真的有一個明確的數目,但對這些商人是否願意投資,內心沒譜。
說一個聽起來很魔幻現實主義的想法,讓荷蘭人出錢,養大順的海軍和陸戰隊,有沒有可能?
是有可能的,不但有可能,而且是非常有可能的。
幾年前劉鈺在歐洲考察過,歐洲的大量資本,現在缺乏投資空間。
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在20年,集中爆出來兩三個大泡沫,實在是錢多的沒地方花了,可是工業革命這個巨大的經濟增長點還沒爆發。
一旦貨幣超發,且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就很容易出現泡沫和投資狂熱,或者是對一些奇葩東西的炒作。不管是鬱金香、南海公司股票、還是密西西比黃金,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二三十年過去,歐洲有什麼新的利潤增長點嗎?
應該說,是沒有的。
不但沒有,甚至還有所倒退。
按照劉鈺的估計,如果大順想要在荷蘭借國債,只需要給到6%左右的年息,就能借到。
如果按時還錢,把信譽評級刷上去,十年之內,完全是可以的降到5%、4%左右的。
但是,按照借國債的利息去考慮拉攏荷蘭金融資本的想法,又是錯誤的。
得給荷蘭的金融資本足夠的利益,才能讓他們控制議會,完成遊說,從而投資大順的“東印度公司”。
這個年息,劉鈺認為,大約在8%以上即可。
現在歐洲各國的國債,利息最高的,也就是俄國。但俄國體量真不大,用不了那麼多錢。
大量的閒錢沒地方可去,8%的年息,足夠荷蘭的金融資本出賣自己的祖國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荷蘭,為大順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
那就是賬目十年才公開一次、十七人董事會大權獨攬、各省商會之間的分歧在統一的利益面前可以暫時擱置。
這些基礎,決定了大順可以拿到公司的控制權。
只要,大順這邊承諾,每年至少8%的年息分紅、甚至10%。但前提是大順要對董事會絕對控制,荷蘭的金融資本是可以答應的。
10%的年息,在荷蘭真的已經挺高了。
大順不缺資本,就說南洋這麼大的攤子,其實二三千萬兩白銀的股本,也就夠了。二三千萬兩白銀,大順還用不著跑去荷蘭借錢。
只不過,大順沒法吃獨食,只能拉上荷蘭人。
拉上荷蘭人之後,這就是魔幻現實主義了:用荷蘭人的錢,統治荷蘭的前殖民地。
8%左右的年息,或者稍微高點,荷蘭這邊是沒有問題的。
有問題的,是大順這邊。
劉鈺懷疑,8%的年息,是否足以說服大順的商人階層?
前期來看,利潤不會太高,經過估算,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原有市場規模、以及南洋駐軍、土改、戰爭等花費。
至少在三五年之內,其實也就是12%、13%這樣的水平。
而且既然要考慮日後要與荷蘭、法國聯手,廢掉英國的制海權和《航海條例》,軍艦也得造。
每年至少也得從利潤中撥出一艘戰列艦、兩艘巡航艦的錢。
當然要說日後打贏了,完全控制了海上貿易的主動權,當然是不止12%這麼低的回報率的。
問題是商人階層最多也就看三五年,這都算遠見了。說的天花爛墜,三五年之內見不到錢,他們多半會選擇撤資。
現在話也不能說滿了,今年與荷蘭的談判肯定是沒戲的,怎麼也得拖到明年。
現在注資,至少要到明年過年,才能拿到年息。其中還有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政治活動,也需要從公司資本里扣除。
話不能說滿,劉鈺預留了一些餘地,基本也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