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四八五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八五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 (1 / 2)

捕鯨業,以及煤油的起步發展,都和紡織業的需求有很大的關係。

工廠固然是希望一天勞作14個小時的。

而即便松江府這種分包制下,農村婦女在農忙時候白天也是要幹活的。晚上紡紗線,就需要燈光。

一家人點燈肯定貴,燈油也是一個不小的開銷,所以就出現了這種今天張家、明天李家的情況。

每家點一次燈,每日輪換。

這大抵才是此時真實的中農級別的生活,一些裡的吝嗇鬼死前還是伸出兩根手指為了節省燈油蠟燭,因為這玩意兒也確實貴。

尋常人家,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這都算是好生活了。

就像是此時農村的廚房裡,普遍會有一枚銅錢。

這銅錢上面,會綁一根木棍。若是來客人了,熬湯的時候,會用這枚銅錢探入香油瓶裡。誰都知道,孔方兄中間是空的、露的。也正因空心,才用這玩意勾香油,保證每次就加一點點。並且此時大順農村普遍有一個“善意的偽生活常識”,那就是:香油加多了,一點不香,越少越香。

吃油尚且如此,又怎麼捨得點燈呢?

饒是這家人的佃農身份是假的,實際上是個中農化的佃農,可也是捨不得晚上點燈的。

然而即便如此,也比劉鈺在文登州那裡見到的北方農村的佃戶生活上要強得多。

聽著這農戶說起將來要種棉花,又擔心將來種棉種桑獲利太多以至於地主把低價抬高,劉鈺心道此事多半也有可能,你的擔心不無道理。

不過這也讓劉鈺想到了一件事,那便是大順這邊的特殊情況,小地主或許可以自主經營,但大地主是不太可能自主經營的。

這麼搞,也不是不行。大量的有技術的中農,成為押租包地的主力。排擠真正的下農、貧農、佃農破產,或是去做工,或是頂著50%的死亡率下南洋。

而這,又和他之前設想的一些計劃相悖。

本來,他想著歐洲的貸款利息那麼低,大順民間的借貸利息這麼高,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利息差,搞一些助農貸款。

王安石的青苗法,全面推廣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小農的償還能力是最低的。但劉鈺覺得或許可以在一些經濟略微發達的地區嘗試一下,以歐洲的低息貸款,只要能保證15%的利息,給歐洲的金融資本10%的回報率,兩邊都能接受。

他對王荊公還是頗含敬意的,雖然知道他搞得那一套實踐起來確實難,而且連後世銀行都知道貸款最好不貸給小農這種無償付能力的。但有時候想想,看看小農的苦難生活,終究還是想要嘗試做點什麼的。

然而只怕搞出來後,錢不是去了土地,而是流向了利潤率更高的地方。使得押租制需要的押金急速上升。

這即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若是搞贖買、墾荒、均田、永佃,甚至搞類似於俄國那邊的農奴解放,這種面向農村的助農的銀行,應該都是可行的。

但若是搞押租、典押、土地出讓經營權,這好像就沒用:拿到經營權的假佃農,不會盲目去貸款,也基本不需要;而沒錢押租的真佃戶貧農,只怕也根本還不起貸款,哪怕給15%的利息這麼低,怕也難。

劉鈺自己心裡也清楚,搞什麼三十年贖買之類的制度,也就是過過嘴癮。

如果上層制度不能動的話,那麼這種銀行就毫無意義。真要搞三十年贖買,搞青苗法用處是很大的。

大順延續前朝末年的“永佃”呼聲,想要實行,只能依靠政府官僚的力量強制推廣。

但政府官僚又都是反對永佃的,因為他們是收地租的階層。

如此一來,似乎松江府出現的這種押租制,不需要政府強制,而是地主主動的選擇,似乎可行性更高一些。

劉鈺沒有造反,而是在體制內,這就導致他只能帶著鐐銬跳舞,在一些政策上不得不先考慮統治階級的利益、以及他們能否接受。

是否有辦法讓這種押租制更快推廣呢?是不是可以借用西歐的金融資本承辦一個面向中農的銀行,貸款給中農,押租給地主,從而讓大量的資金轉移到地主那、再從地主那轉移到工商業投資呢,順便完成押租制的一府推廣,加速貧下佃農破產、去做工或者下南洋呢?

若說單純的商業上的考慮,只需要讓這個銀行的利息,比歐洲金融資本的投資回報期待高即可。這倒挺簡單的。

可理論上考慮沒啥問題的事,往往現實裡問題大大的有。

誰來負責挑選誰有資格拿貸款?誰來保證地主不會拿到這些低息的貸款去投資,而不是讓真正需要貸款的土地經營者拿不到這筆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