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四八三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八三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 (1 / 2)

出了府尹衙門,不遠處就是一座已經廢棄的天主教堂。

十字架早已經摘下,禁教風波,影響最大的,便是閩粵以及松江府。前朝舊事,徐光啟家族作為最早的一批教徒,松江上海等地的天主教之風頗盛。

松江府尹遙指遠處的教堂道:“這教堂原是前朝徐光啟之孫女捐建的。徐家亦是望族,後與許家聯姻,許家亦曾做過前朝的南京通政使。之後家族興盛,之前本朝不曾禁教時候,也多有功名出身之輩。”

“如今這裡已改成了慈幼堂。剩下的教堂,或是出售、出租給那些做紡織的機戶用,或是租給了商賈做倉庫。”

“這松江府,一直有溺殺女嬰的習慣。慈幼堂也多收養那些父母不忍溺殺的女嬰。”

劉鈺點點頭,想著南洋的武直迷制度,問道:“松江府的慈幼堂,錢從何來?錢雖俗,可凡事無錢不成。”

“回鯨侯。一來是衙門撥一些錢,鄉紳商人捐助。但主要,還是利錢、地租。撥給一些官田,亦有鄉紳專門管理,放貸取息,而後收容收養那些女嬰。若這松江府的慈幼堂,數年間,災年買地、尋常放貸,積累土地,已累積有田千七百畝。”

劉鈺仰頭看了看這座廢棄的教堂,心道果然此時不管制武直迷制度也好,慈幼堂制度也罷,亦或是那些乞討辦義學的,都是一樣的套路。

買地、放貸、收租……

想來也是,這年月,只靠捐助那點錢,是不夠的。肯定要想辦法錢生錢。

這些需要救助的人,本來是這個時代的受害者。

但收養他們的賺錢方法,卻又是害他們的根源。

一千七八百畝的土地,除了一部分官田,一部分捐助的,估計都是趁著地價便宜的時候囤積的。

每年收租,倒也夠個幾千兩。

當地有名望的鄉紳經營,貪腐肯定是有的。這麼大的地產,收租放貸一年幾千兩的收入,做賬非常容易。不管是九出十三歸,還是大斗小鬥,賬面上都看不出問題。

不過,有也總比沒有強。

“這些女嬰如何撫育?”

若是別的大官巡按之類的問,松江府尹多半就說些場面話了。但他知道劉鈺在文登做過許多事,便直接實話實說。

“自下官來此,也知道撫育困難,且錢財花費頗多。而且還要專門僱奶媽。是以,下官便想了個辦法。”

“將這些女嬰,放到佃戶家裡寄養。每月月初,慈幼院的人便去試探,給些米錢。”

“一來,得此女嬰,可得米錢。二來,佃戶娶妻難,這女嬰寄養其家,便是做童養媳了,將來也給其兒子做個媳婦。”

“如此一來,這些女嬰多半也就活了。”

“自下官行了這等手段,松江府也有歌曰:記得城東收棄子,佃農月旦望門來。”

說罷,他又道:“鯨侯是知民間疾苦的,百姓亦不傻,多狡黠。之前嘉興府的慈幼院,出過事,一個奶媽養育幾十人,哺乳焉足?有人便想出個‘機智’的辦法,慈幼院承認收養女嬰,但要其親生母親領回去養育,慈幼院再給幾百文的養育錢。”

“只是,如此一來,聽起來似乎是個好辦法,極為機智。可執行起來,反倒使得嘉興府棄養女嬰之事更盛:先棄養,入了慈幼堂,再領回去,還能得錢,誰不棄養呢?”

“我這辦法,雖也有損陰德,鯨侯也知道,做童養媳之難。加之自小扔在佃戶家裡,既要哺乳,肯定是生了兒子的順便一起養著。這一個是親生的、一個是撫育的,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七八歲便為人婦,又無父母兄舅撐腰,日子可想而知。”

“可即便如此,這辦法終究還是能多活幾條人命。在下面辦事,萬萬靠不得良心。只有良心,卻無手段,實難辦事。而且往往初心極好,但辦起來就辦的比沒那初心還差。”

“嘉興府慈幼院事,與松江府慈幼院事,若論初心,那邊還更強些。但數年之內,嘉興府棄嬰之風愈演愈烈,反倒是松江府這邊稍強幾分。”

劉鈺聞言,讚道:“所言極是。相對來說,還是你的辦法更好一些。嘉興府那邊,那不是在促使人皆棄嬰嗎?棄嬰之後再領回去養,白白得了幾百文錢,誰人不棄?”

“只是,你這辦法,也是治標不治本啊。你以為,若想要這松江府棄女嬰之風漸低,可有治本之法?”

松江府尹想了想,便道:“若說治本之法,下官倒也看出了一些端倪。松江府工商日進,紡紗織布,女子皆擅。若日後棉、絲等物出口更多,養女子也能賺錢,這棄女嬰之風可能也就能緩解一些。不過,十四可婚,嫁出去也是給婆家做事,賺的銀錢也不給父母,這也難說。”

“除非日後這松江府再來一次移風易俗,以至於家裡養閨女到二十方嫁,以求給家裡多攢一些紡紗織布的錢。若能這般,棄養女嬰之事或能少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