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四三章 幕府的底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四三章 幕府的底線 (1 / 2)

這個很現實的問題丟擲之後,如同一盆冰冷無比的海水,傾瀉到了那些支援決戰到底的武士頭上。

這些下級武士有血氣之勇,但卻沒有腦子,他們根本不知道要面對的對手,和以往都不一樣。

他們以往的經驗,無非就是諸藩互戰。即便有過侵朝、蒙元入侵等對外的事,得到的經驗也都已經過時。

既是公開的討論,武士們也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然而那些支援決戰到底的武士們,想出的主意都很可笑。

有說,可以假裝和談,找一些死士扮作隨從人員,登船之後,冒死突襲,擊殺大順的水軍,奪取艦船後將艦船燒燬。

有說,可以趁著雨天,大順的火器不能用的時候,白刃豬突。唐人善用火器,白刃接戰恐不擅長,可以一直拖到雨季來臨。

有說,寇可往、吾亦可往,可以讓武士搭乘商人的船,去大順沿海劫掠,逼迫大順的海軍回去守衛。

想法五花八門,然而實際能用的,半個也無。

要麼就是覺得大順會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而不會有任何的應對;要麼就是各種想法純粹扯淡,根本沒有一丁點的可行性。

唯一有點可行性的,就是拖到雨季來臨。問題是雨季來臨之前,大順就能攻下九州島,只怕根本等不到。

長久的討論之後,幕府“終於”被說服,認定了確實不能再打下去了。

但是,和談的條件,有兩個,也得需要諸藩背書。

一個是島津氏怎麼處置?

一個就是大順要是讓日本朝貢,該怎麼辦?

德川吉宗當然知道該怎麼辦,但是怎麼辦卻不該他來說,只能讓諸藩來說。

諸藩避開了島津氏的處置,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島津氏要用人頭來獻祭,但誰都不想提,要等著因為疝氣在江戶修養的島津繼豊自己提出來。

死了你一個,幸福剩餘家。如果不識時務,那麼島津氏的分封藩國被收回也不是沒可能——如果島津氏不想主動去死,西南諸藩會幫著島津氏去死的,大順如果要攻打鹿兒島,西南諸藩半個兵也不會派。

至於朝貢的問題,諸藩的老中也指出來,當年足利義滿將軍是朝貢大明的。

有人查過明朝的記錄,足利義滿死後,大明禮部是定過諡號的,諡為“恭獻”。

當然,這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日本一大批學過儒學的、也有研究過諡號的。

恭,可不是啥好諡,基本上都是明褒暗貶的。但總歸也不至於說太難聽,沒有達到明著諷刺的地步,也不是不能接受。

明朝可能知道幕府之上還有天皇、也可能不知道,但大順這一次肯定是知道的。

所以要朝貢的話,只能是天皇做日本國王。幕府將軍的級別還要往下調一級,這是必然的,只是調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大順的意思了。

足利義滿死後的稱號,是鹿苑院太上天皇,既然足利義滿混到了太上皇的名號,那麼足利義滿朝貢天朝,也可以作為故事制度,讓現在的天皇也朝貢。

這並沒有什麼太過難以接受的。

這件事有故事可依、“說服”了幕府之後,刨除掉鹿兒島藩的問題暫不解決,剩下的也就都是一些小事了。

總歸,諸藩的意見很統一:稱臣可以、割地不行。

這場是戰、是和的討論結束之後,德川吉宗又回憶了一下劉鈺當初送來的信,心裡琢磨著大順可能會提出的條件。

要錢,這不必說。

開關,這個不接受也得接受。

可謂是不幸中的萬幸,至少大順也是反對天主教的,開關之後,日本還可以繼續保持鎖國,大順也會幫著日本保持鎖國政策。

這一點,劉鈺的信上也有所提及。

既是做了大順的朝貢國,大順當然有義務保護藩屬、維繫九州結界,不讓西洋人攻打。

德川吉宗覺得自己是懷璧其罪,大順說是為了琉球,實際上是為了金銀。

可實際上,並不是懷璧其罪這麼簡單,固然有日本多金銀的緣故,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日本鎖國的政策。

英法各國,可以搞貿易公司,給貿易壟斷權,因為他們的海岸線並不長,海軍巡邏完全可以把守住各個重要的港口。

非法的自由貿易,是不能展開的。

大順想要效法英法搞貿易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海岸線太長,沒有蒸汽船或者飛剪船巡邏,走私貿易根本控制不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