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八一章 要忍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八一章 要忍讓 (1 / 2)

劉鈺和甲必丹、雷珍蘭鬧得很不愉快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總督府邸。強龍不壓地頭蛇,這裡是荷蘭人的地盤,一舉一動都會有人來打小報告。

“然後呢”

“回總督大人,然後劉鈺去了慈善堂濟貧院,甲必丹等人也跟了過去,不斷認錯。劉鈺說,濟貧院的初衷是慈善,是善意,但現在已經是惡政了。他說……”

打小報告的人看了一眼瓦爾克尼爾,正在侍弄盆栽的瓦爾克尼爾放下手裡修剪枝丫的剪刀,問道:“他說什麼?要建議我廢棄濟貧院?”

“他說……他引用了聖經的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種的是什麼,收穫的就是什麼’。但他說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沙漠裡種不出水稻、昆布也不可能長在雪山上,有些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打小報告的知道新教徒反對的只是天主教,可絕不反對聖經,相反比之天主更要遵循聖人之言。他聽到的原話,可比這個難聽多了,這裡是加了一些修飾的。

瓦爾克尼爾聞言,笑道:“所以他是說,華人根本就是一個冷血的民族,建不起任何的慈善機構?還是說,巴達維亞本身就是一座罪惡之城,無法進行任何的慈善活動?”

“不是的,總督大人。他說的是,如果在中原搞這種捐助模式的濟貧、義學等慈善,最終肯定會把錢用在買地出租、放貸、當地主收租子、放高利貸靠利息來維繫。”

“而在巴達維亞,因為土地所有制和貸款限制的關係,買地出租和放貸的模式都不適合,那麼早晚要走到依靠行政力量收稅的模式。亦或者是濟貧院這個組織成為包稅人,透過包稅來維繫資金的持續。”

“但無論是在中原把慈善款買地收租放高利貸災年收地;還是在巴達維亞用慈善款買包稅權,或者動用行政力量增稅……卻忽視了那些需要救濟的人,本身就是現有制度的受害者——中原需要救濟的人,正是因為地租和放貸以及災年收地;巴達維亞需要救濟的人,正是因為包稅制和行政增稅。”

“在中原,這種善舉的最成功的體現,是讓被救助者成為收租、放貸和在災年買地的地主;而在巴達維亞,這種善舉義學的最成功的體現,也是讓被救助者成為包稅人。”

“而地主和包稅人,正是苦難的根源。”

“所以這種慈善越成功,也就讓更多的人陷入苦難。”

聽完這份小報告的瓦爾克尼爾一怔,臉上的笑意頓時消失。

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不由自主地嚥了口唾沫,冷汗從額頭涔涔而下。

他之前只是以為劉鈺是個狂熱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前,荷蘭隨處可見的那種“愛國者”。

這種人狂熱而不持久,癲瘋而易唆使。

只不過,大順不是被法國放了一次血,就被放的徹底喪失了愛國熱情的小國,這種人背後的國家實力,讓簡單的狂熱和癲瘋,都變得格外可怕。

然而從小報告說的這幾句話來看,這個人不止如此。這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糙漢,也不是想象中的粗魯貴族。

既不談人性,也不談道德,只是冷冰冰地帶著一種渾然天成的不屑,如同奧林匹斯山頂上的眾神在看人間的爭鬥。

這種人要宣慰南洋,必是個大麻煩。本來想著接待的時候,大局已定,對方並沒有做出過激的舉動,反倒是好似自己之前過分緊張了。

可現在看來,這人實在是比自己之前想的還可怕,鬼知道這一次中國宣慰南洋,又會搞出什麼不可預料的舉動。

“總督大人?”

打小報告的溫順地遞過去一張絲織手帕,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句話會讓總督大人這麼緊張。

“總督大人?您……您對濟貧院很在意?”

再叫了一聲,瓦爾克尼爾才回過神來,接過手帕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濟貧院?不,我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他對巴達維亞濟貧制度的看法。如果中國的擴張派,都是這種思維方式,這將是整個基督世界的一場災難。”

監視的人不懂,問道:“他只是說了一下濟貧院制度。”

瓦爾克尼爾揚起疲憊的頭,反問道:“那麼,用這樣的眼睛,去看稅制、貿易、以及我們在東南亞的統治呢?他可以看到可怕的東西,但我們沒辦法讓他只看濟貧院。”

“好了,去吧,去繼續監視他們,看看他這今天到底都在做什麼,繼續彙報。”

“我要一切!他說的任何話,他在巴達維亞的任何行蹤,以及那些中國人在巴達維亞到底在幹什麼,任何小事都不要遺漏!”

監視者雖不知道到底那句關於濟貧院的話,為什麼會引得總督大人如此慌張,卻也知道這件事在總督眼裡事關重大,急匆匆離開了總督府邸。

傍晚時分,監視的人回來了,拿著一張記錄了種種事情的紙張,依次向瓦爾克尼爾彙報。

“下午1點半,他派了一些年輕小夥子前往巴達維亞城南的華人社群,詢問華人的生活狀況。這些人應該不是軍官,也不是朝廷官員,而像是他的侍從。”

“3點鐘,之前泊靠的科學考察船的船長和軍官,前往甲必丹連富光的莊園、也就是劉鈺現在暫居的地方。那裡召開了宴會,不過是內部宴會,我們無法知道他都說了什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