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三一章 為什麼是錫蘭(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一章 為什麼是錫蘭(上) (1 / 3)

史世用知道瓦爾克尼爾現在很為難,故意拿出一副傲然、不可逾越底線的態度,以勢相壓。

然而實際上他心裡也沒底。

一個饅頭和一坨屎,到底哪個是好東西,取決於選擇者是人還是狗。

巴達維亞在荷蘭眼裡,是東南亞的明珠,是荷蘭在東南亞統治的支柱,因為獨天獨後的中轉港位置優勢。可大順並不需要這麼一箇中轉港,大順的貨為什麼非要轉個彎來巴達維亞再出馬六甲呢?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所以劉鈺的謀劃裡,是儘可能迫使荷蘭把大量的華人運到錫蘭去。錫蘭對荷蘭而言,只是一個肉桂產地。如果讓荷蘭在錫蘭和巴達維亞二選一,荷蘭必然選擇巴達維亞。

可對大順而言,錫蘭是前出印度的前哨、是將來藉助洋流去澳大利亞的中轉站、是和馬達加斯加的瑞典海盜聯絡的中間地、是將來讓法國主動讓出來誘使中英開戰而繼續保持同盟的敲門磚。

如果錫蘭和巴達維亞二選一,大順會要錫蘭加馬六甲。

如果只是保證華人不被屠殺,這場博弈實際上大順就輸了,折騰了這麼多全都白費力氣。

想要在這場大國博弈中獲勝,就要迫使荷蘭人把華人往錫蘭遷徙。

現在雙方可謂是麻桿打狼兩頭怕。

荷蘭人怕大順盯著巴達維亞,覬覦。

大順怕荷蘭慫大了,不敢搞強制遷徙,默許華人逗留巴達維亞。

但好在大順這邊的人,知道荷蘭人怕什麼;而荷蘭這邊的人,不知道大順真正想要什麼。

藉助這種單向的資訊,史世用只能故作大順這邊一步不能退,以此相逼,逼著荷蘭拿出解決方案。

而荷蘭可能的解決方案,劉鈺也分析過,如果不能屠殺,那麼第一選擇就是往錫蘭遷徙。

所以,史世用要做的也就很簡單。

把起義,定義為打漁殺家般的官逼民反性質,使荷蘭擔心大順干涉。

把留下的,交了人頭稅,但不能讓他們當債務奴隸——大順雖然只想要錫蘭有華人,但如果幾萬人都被荷蘭人當了債務奴隸,這幾萬人肯定是要造反的。一旦華人都參與了起義,這事兒也就吹了。

華人底層什麼樣,大順朝廷最清楚不過了。沒有參加起事的不是沒種,只是還在觀望,對朝廷、任何形式的朝廷,都還有那麼一絲信賴。可一旦絕望那就不會給自己再留退路。

現在就到了這場談判最難也是最關鍵的地方了,史世用心裡多少有數,知道這時候得穩住性子,一定不能急。

於是故意慢斯條理地喝著當地的咖啡,一杯又一杯,靜靜地等待著瓦爾克尼爾的回應。

“中國大皇帝的特使先生,這個問題,我需要再考慮考慮。當然,您的要求並不過分,之前所欠的人頭稅,可以減免。”

“但是,您也知道。正如你們的皇帝陛下所說,這些人來到巴達維亞,是來謀生的。可是,巴達維亞產業不振,他們謀生艱難。”

“如果在這裡居住,卻又沒有謀生的工作,我想他們一定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史世用心裡大喜,卻不動聲色,也知道這時候不能主動提錫蘭,便淡然道:“然也。我們有句話,叫治標治本。這交人頭稅,是治標;而讓他們有業可依,方是治本。總督的想法是對的。”

“既然暫時不能達成一致,那我先回去休息。什麼時候達成了想法,儘快通知我。皇帝陛下希望這件事在半個月內敲定下來,不要再拖延了。如果無法達成,那麼我只能返回京城了。”

撂下了一句狠話,離開了總督府,徑直回到了連富光的莊園,閉門不出。

史世用一走,瓦爾克尼爾就將巴達維亞的官員召集到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錫蘭,這是個不用討論的方向。

關鍵是,運到錫蘭之後,以什麼樣的身份安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