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八六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八六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 (1 / 2)

揣摩上意如此,拆分海軍南下閩粵的那部分人,就得是精明能幹的,而且還得是本事足夠的,以及和西洋人打過交道的。

而且如果將來真的經略南洋,朝廷選人任用的話,也多半會是劉鈺。南洋問題難點一個是打、一個是治,而且是和西洋人動手,不比倭人那不成器的水軍。

這就需要一個劉鈺的心腹人前往閩粵等地籌備,以便為將來經略南洋做好準備。

這裡面的道道,倒是不用和劉鈺講的太直白,李欗只要講一下這個駐節釜山的人選不是米子明、而是要把米子明扔到閩粵去,想來前面略作解釋,到這裡也就點透了。

實際上也是在告訴劉鈺,自己是站在他那一邊的,在大略上他絕對支援劉鈺的南洋計劃,不用擔心海軍換帥之後的心氣。

說罷,又將一份名單遞到了劉鈺手裡道:“這是我擬定的調派往閩粵的軍官名單。都是些洋文學的好的、通曉地理水文、算數極佳的。至於說指揮練兵等手段,既是鷹娑伯選出的艦長,這倒自不會差。”

劉鈺掃了一眼名單,心內笑而不語。

真就是現在怎麼選,都跳不出劉鈺門生的圈,索性將大量優秀的艦長們扔到閩粵之地,日後新鮮血液進入逐漸稀釋掉劉鈺的影響,最終主力艦隊裡都是天子門生了。

反正劉鈺是主心骨,他只要不去閩粵,只在京城裡,朝廷也自安心。

將來換了新皇帝也不用晚上都琢磨天津威海都是劉鈺的人,如何睡得著。

不過南下的這批人素質極佳,饅頭、杜鋒等人都在名單上,一正一副,陳青海並未在南下的的名單上。

看得出這是準備讓劉鈺的嫡系去閩粵之地,這不用想也能知道,造船廠是不可能在閩粵等地開分廠的,軍艦建造還是要放在朝廷可以控制的北方。

或者還在威海,也可能會遷徙到天津或者旅順。

他也不在乎。

“殿下,海軍乃公器也。殿下既是為公考慮,我內心也是高興的。陛下既說要建京畿海防都督,以旅順、威海為鎖,鎖鑰京師。那這造船廠,也應遷到天津。重器不可放置於門鎖之外。”

反正是不可能允許在閩粵開辦造船廠,那麼不如順水推舟,提出更安全、朝廷更容易控制的天津,做這個順水人情。

又顯得自己絕無控制海軍的心思,省的打完日本之後就先開始琢磨怎麼防內了。

說是公器,實則是私器,只是這私人所有者是皇帝,這個時代那就只能說這是公器。

李欗聽劉鈺主動說起這個,忙道:“父皇也提及此事,將兵工廠、造船廠遷至天津。卻如鷹娑伯所言,國之重器,不可放於鎖外。”

“至於海軍的家底,這一次前往威海也要清點清楚,劃分權屬。父皇也說了,一切照舊,只是鷹娑伯之前為海軍搭了不少錢,父皇心裡甚念。如今國庫漸豐,這幾年也風調雨順,是以鷹娑伯搭錢的地方,日後也要走公賬了。”

劉鈺忙衝著西邊拱拱手道:“為國效命,理所當然。之前之所以用私蓄,實乃是海軍著實太費錢,只恐朝廷震驚。”

李欗心道何止朝廷震驚?我都震驚了,誰能想到真正養一支能打仗的軍隊得花這麼多錢?

不過這件事倒不是養私兵這樣上綱上線的事,而是皇帝自己也清楚,只是在海軍沒拿出戰果之前,只能依靠劉鈺想辦法摟錢。但劉鈺摟錢一不佔田地、二不侵公款,而是琢磨著往外賣東西換銀子,若無皇帝的默許,之前又怎麼可能賣給日本戰馬兵書等等。

現在打完了日本,朝廷上下也算是認識到了海軍的意義。又得了日本諸多賠款,皇帝便想著以後這些錢都走公賬吧。

軍餉劉鈺是絕不可能用自己的錢發,那是嫌死的不夠快。

但是大量的訓練、提前採買的奇技貨物,這些都是要花錢的。還有海軍的一些特殊津貼、畫出大餅的退役補助和養老補助等,皇帝也需要得一個實數。

“既如此,殿下,我看咱們就儘快啟程吧。不要在釜山這裡多耽擱了。倭人也儘快派軍艦送他們去松江,想來朝廷也都安排完了。釜山這邊的事,也和咱們沒關係了,禮政府的人和朝鮮這邊談,咱們軍艦齊聚於此,朝鮮人也看到了。談的時候,就不必這樣了,倒顯得天朝以力假仁一般。”

…………

威海。

自從開戰以來,威海陷入了一陣蕭條。大量計程車兵出征,威海軍營附近的畸形繁榮立刻現了原形。

海邊,一些小販每天都在石頭上等著軍艦歸來。

每一次軍艦歸來,必有一波士兵的消費狂潮,尤其是大戰之前之後,更是如同那些錢日後沒命花了一般。

戰勝倭國的訊息已經傳回,威海的百姓也陷入了一陣狂躁的興奮當中。

昔年戚武毅在此抗倭,倭寇為患,多年過去,這裡唯餘傳說,沒有親身體驗過,無論如何不能理解當年的仇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