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三三章 唯手熟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三章 唯手熟爾 (1 / 2)

萩城,在冷兵器時代,是座很難攻取的山城。

這裡有一條名為阿武川的河流,在距離入海大約七八里的地方,像是尿分叉一樣分開了,形成了一片長寬皆在五七里的三角洲。

三角洲突入海里的部分,是一座山,名為月山。

萩城就建在月山上,三面環海,一面與城下町三角洲相連。如果守城一方有強勢的水軍,或者只是在冷兵器時代,此地真可謂易守難攻。

然而,此時此刻,集結在此的大順軍艦隊也沒發現幾艘能戰的水軍戰船,三面環海意味著三面都能炮擊,不免覺得當初修這城的人,腦子有問題。

不是萩城修的不好,而是時代變了。

海軍先朝著萩城亂轟了一氣,大亂了萩城的平靜,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先行登陸的陸戰隊卻沒有在城下町登陸,而是在阿武川河的南岸登陸,一個連隊計程車兵迅速衝上了附近的山丘,繼續向東衝擊,將東側的一座山丘也佔了。

後續部隊還在海上飄著,靠著小艇一次性運送二百餘人慢慢登陸。艦隊的炮擊擾亂之下,先期登陸的部隊很順利地佔據了沒有防守的阿武川南岸。

阿武川南岸靠海的山丘上,沒有防禦、堡壘,也沒有炮臺。

吳芳瑞帶著參謀,簇擁著主將李欗,登上山頂,觀察了地形之後,將指揮所就建在了山頂上。

為了方便指揮,他將自己腳下的這座山,命名為萩城山甲、東側的山為萩城山乙,依次排開命名。

他所在的萩城山甲,距離阿武川河只有百步距離。越過阿武川河,透過一段兩面臨海的、長寬三四百米的空地,就是萩城堡壘,以及後面孤零零入海的月山。

萩城山甲向東,是一片二三百米寬的平原,再往東就是萩城山乙。

萩城山乙,距離阿武川河更近,山下只有一條僅能通行兩人的小路,緊靠著河邊。

山乙再往東,是一片長寬四五里的平原,可稱之為大平原。

按照計劃,負責圍城的部隊,只有兩三千人,太多的兵力在這種地方也無法展開。

野戰的主力部隊,則集結在距離吳芳瑞所在的山丘南面數里的、一座名叫三見的村落。

將當地的百姓全部驅離後,防守各處道路,海軍在海上巡航,徹底封鎖訊息,使得倭人難以知道到底登陸了多少部隊。

吳芳瑞所在的萩城山甲,可以縱覽全域性。

北可以將萩城的動靜看的一清二楚、南可以掌控隱藏在三見村的主力。

李欗也把帥帳安在此處,遠眺周圍的地形,忍不住嘀咕道:“此地甚差。多山而少平原。就算長州藩主力回援,也恐小心翼翼,難以伏擊。”

吳芳瑞則指著秋成山乙以東的那片大平原道:“殿下所慮極是。我若為長州藩藩主,必要先派前鋒,斥候四出,以免回援途中被伏擊。”

“我軍所為者,是打援,而不是阻援。若是周邊地形皆是如此,半途伏擊就大可不必了。戰場擺在那片平原就好,那是倭人回援的必經之路。”

“擺開陣勢打就是了,樞密院的意思,是叫我們打給九州島諸藩看,讓他們知道我們的野戰很強。當秉持且貫徹。”

“而且若在此地打,倭人若敗退,則可沿著山谷小路堵截追擊。”

李欗想了一下,點頭道:“是的。要麼,不來回援。但只要回援了,已經近在咫尺,他就只能孤擲一注了。要不然,乾脆不回來就是了。吳將軍以為,若是不考慮打援之事,多久可以攻破此城?”

吳芳瑞看了一圈,笑著伸出了一根手指,想了想又曲下去半根。

“半天。”

“殿下請看。這萩城縮在突出大海的海岬上。四周測深,並無礁石,三面都能炮轟。這便是我說的,有海軍,此死地也。”

“比如威海,形成海灣,軍港在內。海灣兩側均有炮臺,劉公島上也有炮臺,此才是真正適合做軍港、建堡壘的地方。”

“萩城恰好反了,孤零零深入海中,並無犄角掩護。百年前,真雄關也;百年後,真愚笨也。”

順著吳芳瑞的目光看去,李欗點點頭,確實和劉鈺選的威海完全相反。

吳芳瑞又道:“其城依山而修,雖有錯落,卻無防炮坡。海軍可以炮擊三面,所以無處躲藏。牆壁皆為石垣,若如鷹娑伯修威海炮臺,皆為厚土覆蓋條石,皆因炮彈碎石傷人。”

他又指著萩城的護城河道:“入萩城的路只有一條,固然方便死守,卻也斷絕了出擊的可能。只需一個連隊、兩門大炮,就可以堵住萩城外出的通路。所以,我若為防守的倭將,看到我軍軍艦出現在海上、殿下已經登此山而升帥旗,就應該下令所有武士都撤入城中的。”

“可惜,他們連這點腦子都沒有。可能是隻打過刀劍矛盾的仗,沒打過這麼多火炮火槍的仗。”

“但我估計,可能倭人各藩大戰的時候,這長州藩的毛利氏,應該有一支水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