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一五章 絕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五章 絕望 (1 / 2)

如今萬事俱備,連“東風”都有了,李欗終於下達了登船離開米子的命令。

前面的輕騎斥候在全力騷擾了一波太田資晴之後,迅速後撤;本來就整日演練登船集結的陸戰隊,更是在米子附近的暫時軍營中集結。

隱歧島那邊的準備已經就緒,隨時可以起航。

海軍的陸戰隊乘坐的都是海軍自己的運輸船,徵調的貿易公司配合的船隊,只需要一次性送上去一千多陸軍和戰馬就行,這並不是太難的運力。

馬料、毛驢、火藥,糧食,都已經準備就緒。

海軍主力艦隊會帶著陸戰隊先攻小濱,錯開時間,騎兵隨後登陸。

在最後離開米子之前,李欗問了問軍官們,劉鈺當日在土佐是怎麼做的。

大順軍若撤,倭國百姓肯定遭殃。

倭人武士一來,必以和姦之罪,將這些一揆和幫助大順築城挖土的百姓,盡數屠戮。

軍中倒是沒有幾個真正在乎的,自己本國的百姓還管不過來呢。

但海軍軍官中有些素來知道劉鈺大略的,琢磨了一下,覺得這裡開埠做海關,位置似乎不錯,最好還是不要這麼一走了之。

如果能把當地百姓對大順軍的認可和信賴,留到這裡開關的時候,無疑是有大用的。

這裡正和海參崴、釜山組成一個三角,若談判中能把這裡開關開埠,位置絕佳。

至於位置更好的大阪、小濱等地,估計談判的時候日本那邊是不會同意的。就像是若是這時候大順被人打到被迫開關的程度,也很難接受直接放開天津。

最好的兩處地方,距離日本的兩個政治中心都太近了,不如退而求其次。

參謀們將這想法和李欗一說,李欗心想你們想的倒是長遠,仗還沒打完,便已經開始想著怎麼談條件了。

再一想,談條件肯定不是軍中去談,要朝廷出面。這裡能不能談下來,那還兩說,可提前做些準備、打好基礎,總是沒錯的。

再者自己之前也以皇子的身份許諾過當地百姓,要為他們討些仁義。雖說自己不是皇帝,不能用金口玉言來形容,可貴為皇子,有些話還是不能全當放屁的。

在撤走之前,李欗見了見領導當地一揆的下級武士,松田堪右衛門,以及在他之下的一些領導一揆的領袖人物。

“唐國的皇子,你這就要撤走了嗎?”

“是的,暫時要撤走。不過你們放心,我寫了一封信,給領軍的大將,讓他轉交給你們的幕府將軍。你們這些人的命,我保了,保你們無罪。我手裡還扣押著一些武士,如果他不聽的話,我會將那些武士殺掉。”

這幾個領頭一揆的,早就看淡了生死。

一揆這種事,大部分情況,領導者都沒有好下場。哪怕是有組織的請願而不是武裝暴動,那也得死。

這些人心裡很清楚。

大順的規矩,和倭國的規矩完全不同,雙方領導起義的人,都在遵守著各自國家的規矩。

天朝的規矩,那就是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做得皇帝,我緣何做不得?

倭國的規矩,則是需要有人帶頭當頭羊,百姓才敢動,而且不管是百姓還是頭羊,心裡都清楚頭羊將來是要被獻祭的。

這些自己知道要被獻祭的人,反倒是內心充滿了滿足感,彷彿自己“成聖”了一般。肉體滅亡,腦內多巴胺卻急速分泌,在臨死前直接體驗了一把精神上的高階貴族感,因為武家制度下肉身沒法躍遷到高階貴族。

雙方的思維方式不太一樣,故而松田堪右衛門沒有接那封信,而是笑道:“唐國的皇子,我們並不怕死。只是希望您能夠信守承諾,能夠實行仁義。我們早已有了死的覺悟了。”

“至於那些跟隨你們效力的小百姓,他們在追隨你們的時候,也應該做好了將來失敗的覺悟。”

李欗不置可否。

一旁的軍官卻想,這可未必,你們好像特願意替別人做決定。你們死不死的,我們還真不是很在意。只是當地的百姓若因為幫我們做事而死太多,將來在這裡開關,怕多有不便。

正要勸一下李欗的時候,李欗卻主動道:“你等皆有必死之心,但我亦曾說過要行仁義之事。你有你的覺悟,我有我的仁義。你只把信交給他們就是。”

信交到松田堪右衛門的手中,又叫人在米子張貼告示,示意天朝不會忘卻那些幫著天朝挖土運糧的百姓,必要保百姓安危,以將書信交於倭人將領,若殺一百姓,則殺一被俘的武士;殺一千百姓,則破一座山城云云。

隨後,一夜之間,米子的大軍撤的一個不剩。

除了留下的灶坑和紮營痕跡外,彷彿大順軍根本不曾來過一般。膽小的百姓躲入了山中,相信大順的留在家裡等待命運的宣判。

松田堪右衛門等一揆的領袖人物,則抱著自己的刀,帶著信,等待大軍前來。

藉助這封信,松田堪右衛門等人見到了太田資晴。

讀過那封信後,太田資晴的臉色極為難看。大順軍撤走前,把告示貼的到處都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在為本地的百姓求情,施加威脅。

殺,當地百姓都會知道大順好、自己頭頂山的老爺們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