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還在考慮著搶劫騷擾的軍官們,一聽杜鋒的語氣變化,知道這件事已是定下了,不由感覺到有些奇怪。
那信上寫的什麼?
顯然,那不是海軍正式的軍令,否則杜鋒不會燒掉。攫欝攫
試探著問了一句後,杜鋒笑道:“大局為重。各部準備吧,讓當地之前給商人幹活的僱工、蝦夷人等,都忙碌起來,抓緊時間加固城防。”
從遠處來的信,自然不會有關於仙台藩、陸奧國是不是要出兵的情報。
之所以杜鋒選擇放棄劫仙台的船,因為信上告訴了他釜山那裡的軍官們的共識。
佔隱歧島、攻小濱城、搶平安京。
上面既不是樞密院的軍令,也不是海軍的軍令,只是同窗之間的私信。
信上說了一下朝中的一些變動,包括李欗執掌海軍等,也說劉鈺如今在朝中,輔助樞密院參知軍事。
海軍現在受樞密院的軍令管轄,海軍內部的大膽想法雖然還未得到樞密院的許可,但想必一定可以。
考慮到這一戰必須要精銳,而海軍的精銳陸戰部隊,半數都在杜鋒這邊。所以希望杜鋒能夠從“海軍的大局”著想。
溝通不便,但攻佔隱歧島當在月後,希望杜鋒能夠在確保完成劉鈺交代的任務的情況下,儘可能調動一部分精銳的陸戰隊,在月後左右抵達隱歧島匯合。
進攻小濱城的主力,還得是陸戰隊。
陸軍渡海而來,恐不適應,所以海軍內部還是更放心久在船上訓練的陸戰隊。
這是海軍的大局,也是海軍的共同利益。
杜鋒自然明白若能效鄧艾偷渡陰平一戰成功,海軍的地位將會大幅上升。
這種情況下,他日後想在海軍覓封侯,就必須和海軍的利益保持一致。
自己就算攻下了石卷港,迫使倭國調動重兵防守東北方向,靠兩千人幹出一番大事,可這麼幹之後,唱主角的仍舊是陸軍。
唯有海軍奇襲小濱城、直插平安京的事辦成了,海軍才能立刻凸顯地位。
他琢磨了一下,立刻叫來了翻譯和投靠的商人,問道:“這裡冬天封凍嗎?”
連問了幾個人,都回答道:“這裡冬天不封凍。”
確定不會封凍後,杜鋒心道,海參崴每年的冬天還要封凍三個月左右,這裡緯度差不多,卻不封凍。巘戅vO&#戅
來的時候,船速很快,看來是有暖流自對馬流經這裡。
既這裡不封凍,那便簡單了。
思量之後,提起筆,寫了一封信。
“子明兄、青海兄,見信如晤。”
“事,弟已知曉。此地海峽不封凍,福山城已被我攻下。既不封凍,軍艦巡航,我可抽調千二百人前往隱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