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六七章 皇帝的保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六七章 皇帝的保守 (1 / 2)

走私是一門技術活。

所謂猛龍不過江,論現金、資本和瓷茶現貨,大順的海商絕對沒問題。

但在那又沒有落腳點,還是得靠瑞典人領進門。

在哥德堡拜拜碼頭,見見各路神仙,尤其是有潛力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大走私販子的前輩們。

該送禮送禮,該給回扣給回扣,路子還是能走出來的。

皇帝反問劉鈺,這麼搞走私要多久,才能讓皇帝的收入趕上直接壟斷對外貿易。這個也算是劉鈺第一次沒有敢給打包票的回答。

這一次準備讓饅頭去探探路,拜拜西歐的碼頭,能不能開啟日後的路子,就看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法國人乾的漂亮不漂亮了。

要是法國的私掠船劫的荷蘭船、英國船損失慘重,局面肯定是能開啟的。

可要是法國人不給力,出現什麼意外,制海權瞬間喪失,私掠穿也攔不住倆東印度公司的船,局面開啟的可能就困難一點。

劉鈺現在也知道皇帝是個急脾氣,再加上自己整天“刺激”皇帝,吹噓歐洲各國的軍艦噸位,皇帝也覺得一年一百萬兩的造船速度慢了點。

這一次法國使團一來,更是瞭解了更多歐洲海上的情況,心裡若不急躁反倒不對勁。

將關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可能導致的歐洲市場失衡、法國堵截東印度公司商船的事和皇帝說了說,這裡面就是個“供不應求”四個字,皇帝就算沒學過什麼經濟學知識,理解起來也不難。

看上去前景不錯。

劉鈺考慮到皇帝的急性子,又畫了一個更大的餅。

“陛下,臣之所以如此在意走出國門、走向大洋,其實還有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出洋遠航,得利極多,此為開源,這為一鳥。”

“而英圭黎國閉關鎖國,嚴禁任何好望角以東的船和商品進入其國,除非東印度公司之物。茶有重稅,棉布禁民眾穿。然其國內,喝茶已成風氣。”

“如此,走私是不可避免的。走私可以避稅,價格便低。如此一久,英圭黎國便只有一個選擇。”

“降低茶稅,以求東印度公司的正規渠道茶葉可以售賣出去,而不會因為走私的擠壓而壓著貨。”

“陛下也清楚,歐洲各國走海上,來回要一年半的時間。歐洲利息雖低,這一年半的利息也是一筆大額數目。加之英夷商人買茶只能用銀幣,而不像荷蘭那般可以用香料換,是故一旦走私過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必然積壓,在利息、倉儲、損耗、發黴等成本的逼迫之下,肯定會懇求英政府降低茶葉稅、嚴查走私。”

“如此,若其降低茶葉稅,我朝出口的茶葉更多,關稅收的更多,因為更多的人可以喝茶,銷量必大。”

“再者,若其降低茶稅,則那些被我朝養起來的走私販子難以牟利,必然鋌而走險。”

“臣以為,前朝倭寇事,也未必不可能。走私販子劫掠英國商船、焚燬英國運茶官船,亦大有可能。”

“萬里之外,疲敵之計。此管仲‘輕重之術’。”

這裡面的經濟學原理稍微有那麼一點深了,諸子百家那一套已經過去了兩千年,皇帝已經有些聽不太懂了。

順著劉鈺的思路捋了半天,這才算是大致明白過來。

英國人現在每年喝的茶已經挺多,但因為重稅和東印度公司壟斷的緣故,導致價格過高,還有很大的銷量提升空間。

劉鈺要把茶葉走私到歐洲的走私販子手裡,讓他們逼迫英國降低茶稅。

關鍵是,大順作為茶葉的產地,英國茶葉減稅降價,不影響大順茶商的利益。相反,還會因為降稅導致茶葉普及,銷量更多,關稅更多。

反過來,在海上走私的,都是一群亡命徒。

有船、有錢、有人,真要是英國敢降低茶稅,毀了走私販子的生計,這些走私販子自然會“揭竿而起”。

劫掠官船、私賣茶葉、搶劫茶船……這都是乾的出來的。

待李淦反應過來之後,忍不住笑道:“古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如今愛卿之意,說的是英夷,實則在勸諫朕。”

“若是朕也要在海關專營壟斷,則走私必多,難以查辦。到時候,可能還會形成倭寇之患?朕若在松江一地專營壟斷通商,則福建、廣東等地就會走私到巴達維亞,到時候說不定還會有海寇之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