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三七章 歐洲突破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七章 歐洲突破口 (1 / 2)

18世紀,可一箇中國人怎麼最快速拉近和瑞典人的關係?答案很簡單,把俄國人罵一頓就好。

中國和瑞典,只隔著一個俄國。

藉著之前對俄開戰和平定西域的事,吹了一陣逼,說到了列納特的事。

“當年你們和俄國開戰,你們的國王在波爾塔瓦戰敗退入土耳其,不少人被俄國俘虜。我朝在平定西北叛亂的時候,有幾個瑞典人投降,希望能夠歸國。其中那個叫列納特的,自1709年被俄國俘虜,到1718年又被準準噶爾蒙古人俘獲,已經離開瑞典將近三十年了。”

“他很想回到家鄉。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他能透過你們的船回國。船費的可題不用考慮,這不是可題。除了他之外,還有大約十七八個俘虜,都是瑞典人。”

分館長本以為劉鈺一來又是準備勒索索賄的,一聽先是和他一起愉快地痛罵了一頓俄國人,隨後又說瑞典人回國的事,分館長心情大好,連連表示船費不需要劉鈺墊付,乘船回國這事他可以做主。

這件事就是個引子,劉鈺想說的不是這件事,分館館長也想說另一件事。

在痛快地答應了列納特等俘虜回國的事後,分館長也趁機向劉鈺提出了一個請求。

“伯爵大人,我們公司一直渴求貴國的瓷器。但是瓷器商路都是被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壟斷的。我們只能得到一些劣質的瓷器。這些瓷器在歐洲的銷路並不好……”

分館長沒說全部的實話,不是這些“劣質”瓷器在歐洲銷路不好,而是因為瑞典公司不能在瑞典賣貨,只能把貨賣給西班牙或者荷蘭英國的走私販子。

其中瑞典的東印度公司的發起人之一,就是一個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前僱員,從公司退下來之後單幹,這個人叫考林·卡姆比爾,是個英國人。

瑞典人很窮。

國內沒那麼多白銀往中國送,所以瑞典的東印度公司是不在瑞典賣貨的,而是在哥德堡把貨賣給二道販子。

實際上,就是一群走私販子。

都是東印度公司,瑞典的東印度公司是和別處不同的:他們不但對股東的身份保密,每次運貨之後都要撕毀運貨單確保沒人知道到底運了多少貨,而且對在哥德堡買貨的客戶們身份也是絕對保密的。

客戶身份為何要保密?因為買貨的都是走私販子。

荷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都是真金白銀買的壟斷權,英國公司最高的時候,更是每年1200萬兩白銀的國內稅。

自然不會允許瑞典公司拿到貨。

茶葉什麼的還好說,但瓷器這就有竅門了。

瑞典人幾年前才到廣東,在門路上自然和英荷等國差得遠。

歐洲瓷器的審美觀和中國是不同的,這就有了所謂的“訂燒瓷”。

花紋、模樣、大小、形狀,都要隨船運來,交由瓷器作坊燒製。

瑞典人在廣東打不開門路,首航的領航人和指揮,正是前英國人、現瑞典爵士考林·卡姆比爾,在英國東印度公司那也曾經是有頭臉的人物。

他一到廣東,自然英荷就像是防賊一樣防著他。

廣東、福建那邊使上錢,稍微卡一卡瑞典的脖子,瑞典人又是新來的,自然找不到搞訂燒瓷的門路。

這事兒在中國貿易的西洋商人都門清。

當年荷蘭想要和大明貿易,葡萄牙人藉助傳教士的影響力,那就是各種阻礙,讓荷蘭人使錢都沒處使。那時候荷蘭、英國還比較稚嫩,前前後後給了顏思齊、李旦等萬把兩銀子的“疏通費”,也不想想就算李旦、顏思齊等人不是海賊,真的有很硬的關係,明末自有國情在此,萬把兩銀子就想把這麼大的事辦成?到了京城大人手裡,沿途過手還能剩多少?

現如今荷蘭人也學聰明瞭,知道行賄的規格和門路。

先上車的,自然希望關上車門,把沒上車的人擠下去。

再說瑞典的東印度公司客戶都是誰,別人不知道,英荷東印度公司心裡還是有數的,苦於沒有證據,只能幹恨得牙根癢癢。

就像是茶葉,東印度公司的茶葉走正規渠道,收完稅,死貴死貴的。人家走私販子不走正規渠道,茶都是一樣的茶,誰也不傻,幹嘛花大價錢買關稅正品?

這事,瑞典館長覺得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門路。

劉鈺的名字,這瑞典人是知道的。

“和俄國開戰的中國將軍”,當年搞得卡爾十二很狼狽的亞得里亞堡條約還是老托爾斯泰在土耳其籤的,劉鈺如今在瑞典還是有些名氣的。

想不到這位伯爵居然主動來到了瑞典商館,還談到了瑞典戰俘可題,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趁機和劉鈺提一提,想著這是大順的一位貴族,肯定是有能力把這件事辦好的。

意思意思,當然是不會少的。

瑞典人有英國東印度公司前僱員帶路,這等意思意思的事還是清楚的。

只是之前實在是沒有門路,人家英荷西葡在廣東福建多少年了?一個新來的瑞典怎麼跟人家比門路?

如今有了門路,那不過就是錢的可題了。

劉鈺聽這商館館長一說,憋著笑和田平嘀咕了兩聲,田平笑道:“他之前也沒說啊。早說的話,只要錢到位,這事我就給辦了啊。守常兄還是比我有名氣,嘖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