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皇帝,可以把非常設機構改成可控的制度,以免日後出亂子。
現在看來,李淦是信心滿滿。
拍板了陸軍軍改,繞開了制度性的權力重分問題後,便又說回了海軍。
“至於海軍部的構想……還是先興海軍,待有成效,再論這些吧。”
“朝中懂海軍以及西洋事的,也就鷹娑伯一人。既然海軍部的事日後再議,這不可無名。正好,還有一事。”
劉鈺現在急著要銀子,海軍部當然很重要,但不是當務之急。
聽皇帝的意思是要先給銀子,讓他來督辦,那海軍部的事反而穩了。
很顯然,將來海軍興建之後,海軍部的人選肯定是要讓別人來替代的。如果將來不設海軍部,就不能讓劉鈺一個人去大權獨攬地督辦這事。
這種朝堂上的小計倆,劉鈺已經知道了不少。
皇帝不談海軍部的事,劉鈺明白肯定是要給自己那個“節度鯨海”的名頭。
否則真就成前朝的內監了,實在不成體統。
“自數年前與羅剎一戰,拓土三千里,皆地廣人稀荒蕪之處。自羅剎投效本朝的幾個善於航海的人才,也找到了從威海到海參崴的海路,也算通暢。”
“新拓之地,正需要有人鎮守、巡查。既如此,鷹娑伯可暫領興辦海軍之事,節度鯨海,此事諸卿以為如何?”
皇帝這麼說,就分明是又當選手、又當裁判。
所謂鯨海,就是朝鮮以東的大洋,後世所謂日本海,但此時稱之為鯨海。實際上便是從朝鮮到北冰洋都可以算。
節度鯨海,管的範圍真的很大,少說百萬平方公里吧。但這百萬平方公里,把當地的土著都算上,能不能趕得上一個文登州,這都難說。
松花江上的折衝府,肯定是不歸劉鈺管轄的。
劉鈺要管的範圍,就是從海參崴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以及黑龍江沿岸,精奇里江等地。
這地方當真是地廣人稀,沒有什麼油水。
以往到翰朵裡衛城,不少人都要哭唧唧的以為流放。問問朝中大臣這海參崴到底在哪,也沒幾個關心的。
一毛錢的稅都收不上來,也沒有什麼油水可榨,他們又不知道劉鈺和驕勞布圖搞的手工業品換毛皮再換銀子的把戲,沒人願意去那種鬼地方。
朝中不少人是打算把劉鈺扔到西域的。
因為朝中聰明人很多,知道西域必然會有持續不斷的反叛,肯定是要出事的。只要出事,就好攻訐:為什麼那些人反叛了呢?難道不是鎮守的人有問題嗎?
就算不是,西域遠離朝廷,時間一久,君臣之間也可能會生出罅隙,信任這東西不是永恆的。
加之劉鈺本身又能打,還會練兵,真要是放在西域,就算當時信任,時間一久也會生出問題。
現在皇帝不讓劉鈺鎮守西域,反倒是讓劉鈺去節度鯨海,這就有些蛋疼了。
雖然這破地方一毛不值,沒有油水……
可卻是貨真價實的節度使,朝廷的封疆大吏,這都是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