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二三章 裁撤與移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二三章 裁撤與移民 (1 / 3)

海軍的事,可以胡攪蠻纏當先知,陸軍的事就大不一樣。

海軍、海軍,更多人的心態就是摟草打兔子。

再不濟,還有一支可以防護海疆的海軍。

從無到有,大多數時候比在舊制度上改革容易。

陸軍軍改面臨的問題就太多了。

首先一個最嚴峻的問題,裁撤舊軍,編練新軍,裁撤的舊軍怎麼辦?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前朝的教訓在這擺著,太祖皇帝當年現實被裁撤了郵遞員,然後下崗再就業當兵,結果不發軍餉,於是反了。

經驗在這擺著,不可能不去吸取。

大順整體上是募兵制,這沒有問題。

這時候復辟徵兵制,那純粹是想亡國。

誰當兵?誰不當兵?都當兵,兩億人口的徵兵制,在這個時代是要打天頂星人?

不是都當兵,那是富人當兵還是窮人當兵?徵兵搞成《石壕吏》,亦或是拉壯丁?

窮人徵兵,那是要把一家老小都餓死;自耕農當兵,那是加速自耕農的破產和土地兼併;富人當兵,有的是辦法偷天換日。

徵兵制沒戲,至少在土地改革之前沒戲。而土地改革,比軍改要難十萬倍,為了軍改去搞土地改革,就像是為了燒開一壺水先去把太陽抓到身邊一樣。

鑑於前朝不給當兵的發軍餉的經驗,相對來說,大順的募兵制發的軍餉還是夠生活的。

尤其是貧民子弟很踴躍地去當兵,混口飯吃。

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

老百姓的生活不是那麼好,當兵是條好出路。

既然當兵是條好出路,而且大順對士兵還算不錯,最起碼還有勳位待遇。於是當爹的要是沒攢夠當地主的錢,當然是希望兒子接替自己的位子,繼續去當兵。

當兵當久了,軍中的人都熟了,真要徵兵補員的時候,也肯定是優先老兵的兒子去當兵。

最主要是大順根本沒有退伍制度,這一次要軍改,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裁撤掉一批部隊。

那麼,裁撤誰?

如果讓當地的主官去裁撤,如果這個主官是個好人,裁撤的時候,肯定是先把青壯裁撤掉。

青壯裁撤了,還能找點別的活幹,混口飯吃。

老弱病殘,裁撤了,就不管了,那不是把人往死了逼?

這年月,還是以土裡刨食為主,裁撤下來的人靠什麼生活,這是個大問題。

爺吃不起飯,那就反了唄,你李自成當兵不發餉能反成皇帝,我緣何就不敢試一試?

兵政府尚書也沒有就這次軍改的權責重新分配問題發難,而是先就這個裁撤舊軍的問題發出了疑問。

“鷹娑伯要編練新軍,這沒有問題。可是之前已有的部隊,是養還是不養?”

“養的話,再編練二十萬新軍,國庫肯定是養不起的。”

“軍械被服,按照每人二十兩算,這便是四百萬兩;每年軍餉,又是四百萬兩。再加上訓練消耗等等,一年一千萬兩。這個無論如何是養不起的。”

“不養,舊軍裁撤,又將怎麼裁撤?”

劉鈺對這個是早有準備,陸軍的事和海軍不一樣,海軍是要胡攪蠻纏當先知,陸軍軍改就要一一說清楚。

“如今全國上下,不算折衝府的府兵輕騎,還有大約五十萬軍隊。真正能戰者,寥寥。”

“若能全面裁撤,替換新軍,也不是一蹴而就,更是求緩不求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