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簡單?”
劉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以為這件事必然極難,可在父親看來,這件事似乎只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想想父親的話,似乎好像大約也有道理。
海軍再強,只需要一支駐紮在威海的陸軍,海軍就要被看的死死的,不敢動也不能動。
而且軍費要的多,便說明海軍離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來。
威海到京城,沒有臺灣海峽,也沒有英吉利海峽,更沒有大西洋。
所以這麼一支軍事力量,只要能給皇帝帶來足夠的收益,皇帝肯定是支援的。
劉鈺已經跟皇帝說過,海軍能帶來多少財富。所以劉盛這麼一說,劉鈺頓時放下心來。
“如父親所言,陛下應該是同意的。”
劉盛也不知道後續的計劃,也不問,甚至根本不想知道。
“你啊,這輩子都要拴在海軍上了。西域一戰,你打的太嚇人。既威懾了西域諸部,蒙古乃至雪山,以及羅剎,其實也一樣讓陛下心中不安吶。”
“你雖整日說什麼練兵為上、臨戰最次。這話說說也就罷了,可誰敢真的信?日後記住一句話,別碰陸軍。”
說是告誡,實則內心欣慰,狠狠地誇了一番。
誇完之後,又道:“就算日後有什麼戰事,切記一句話。海軍只管大海,就算陛下讓你統領全域性,也要推辭。要讓專門的將領去領陸軍。”
“只要記住這一點,你有多大的能耐,便使多大的本事。咱們這等勳貴之家,陛下是既想用,又不敢大用,可又不得不用。但你放心,勳貴們肯定會支援你的。”
“倒不是支援你這個人,而是支援你的軍改之法。興辦海軍,陛下不會允許文臣插手進來的;而陸軍軍改,又使得勳貴們再獲新生,此事你想得周到,我就不用多說了。”
劉盛看過劉鈺關於軍改的建議,站在勳貴的角度上去看,權衡之下,是支援的。
整個軍改就圍繞著三件事。
設定練兵處。
在京城、金陵、山東、西京、荊襄等五處,設定專門的練兵之地,招募士兵,集中訓練。
練兵處直屬中央管轄,各地的節度使、正總權都不得干涉。
練兵處的官員,職位低微,也就是六七品的小武官,他們沒有統兵打仗的資格,也沒有調兵的資格。
只是全部換裝燧發槍和刺刀,集中訓練佇列、刺刀和放槍。
設立參謀部。
參謀部直屬皇帝,由年輕的參謀和軍中大佬們充任。
對軍方大佬而言,參謀部就是個養老院。
而對年輕參謀而言,官職不高,但是權責極重,所有權柄出自陛下,使得皇帝透過掌控參謀部,獲得各地的統兵權。
一方面可以把軍權抓的更牢,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軍中保持存在感。
參謀部之下,還有各個部隊的參謀,類似於青州軍,由參謀掌管紮營、行軍、戰前準備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