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一七九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七九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 (1 / 2)

待船一靠港,劉鈺等人下了船自陸路回了威海,林允文便去了南方。

劉鈺沿途考察了一下今年的冬麥情況,詢問了幾名老農,看樣子還行。

膠東的饑荒應算是過去了,今年暫時也沒聽說哪裡又發生了大災,應該不會拖延朝中出兵西域的時間。

回到軍營,康不怠便找到了他,告訴他京城傳來了訊息。

今年秋季,鄂國公李九思會來視察編練新軍的情況。

康不怠很著急,因為他覺得劉鈺很不重視陸軍的操訓,基本上把大部分操訓的事都安排給了組建的參謀部。

說完鄂國公李九思要來視察的事,劉鈺也只是淡淡地表示知道了,康不怠終於忍不住了。

“公子,有句話我覺得應該提醒公子一句。正如陛下信任公子,讓公子練兵,是因為公子打羅剎人打的不錯。我也知道公子在意的是海軍,但陛下是否能夠繼續投錢,這在於公子編練的新軍在平準之戰中打的如何。”

“況且,若是平準不順,朝廷必要繼續擴充陸軍,更無錢投入到海軍當中。買一艘戰艦就要七八萬兩銀子,公子也說過,少說要八艘戰艦。就算將來自己建造,便宜一些,那也是一大筆錢,這終究是要陛下支援的。”

康不怠看問題的角度很深,清楚這其中的關鍵。

平準一事,看似和海軍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沒有軍艦都開到西域去,但實際上卻和海軍的命運息息相關。

劉鈺笑著稱讚道:“仲賢所言極是。只是我這不是正練兵呢嗎?按部就班地去練兵,待秋季鄂國公前來,軍陣自成,有何擔心之處?”

康不怠皺眉道:“公子,我雖不怎麼知道軍事,但也看過兵書。”

“《六韜》言:將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曰禮將;將不身服禮,無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名曰力將。將不身服力,無以知士卒之勞苦。軍皆定次,將乃就舍,炊者皆熟,將乃就食,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曰止欲將。將不身服止欲,無以知士卒之飢飽。將與士卒共寒暑,勞苦,飢飽,故三軍之眾,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飢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

“公子練兵,卻一概不問。分發軍餉,則由專門的人分發,絲毫不經主將的手。至於與士兵同甘共苦,更是不曾見過。如此一來,實乃犯了兵家大忌,非禮將、力將、止欲將。如此士兵如何能夠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

將《六韜》中的選將的篇章說出,康不怠心裡頗多嘀咕。

他與劉鈺相識也算久了,又是劉鈺心腹,知道劉鈺當年在黑龍江的事。那時候當真是與士兵共甘共苦,一路行軍,最終在黑龍江立下了偌大功勳。

如今莫說共甘共苦,便是連發軍餉這樣的事都不親自去發。縱然發錢的時候,士兵們當然要喊感謝皇帝發餉的話,可這也並不影響劉鈺去軍中刷刷存在感才是。

若如現在這般,最起碼這支新軍簡直就是兵不識將。

知道康不怠也是好心,劉鈺笑道:“這《六韜》裡的話,仲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有句話我一直說,若訓練一致,知道為何而戰的軍隊方是真正的強軍。”

“眼下這支新軍,你說我怎麼跟他們說為何而戰?為全家餓死而戰?為那些在饑荒的時候把趁機兼併土地的地主而戰?為那些在饑荒時候把糧價抬到八兩銀子一石的商人而戰?”

“這些都說不通嘛,那就為軍餉而戰、為不挨軍官的軍棍和皮鞭而戰。”

“至於《六韜》所說的這些內容,非是不對,只是……農夫養牲口,牲口也不會說話,怎麼農夫就知道喂牲口?讓士兵吃飽這種事,還用兵書專門教?合著兵書不教,為將者就不知道當兵的得吃飯?”

“我軍餉發的足額,不吃空餉,還貼了點錢給他們買魚吃。吃得飽、訓的嚴,這就是一支強軍。你且放心就是。”

“再說了……”

劉鈺哈哈一笑,反問道:“仲賢覺得,這支新軍要人人只服我,反倒是好事?這兵是給陛下練的,如仲賢所言,換的是陛下認可我的見識,從而重視海軍。我就帶他們去一趟西域轉一圈而已。小陣仗,小陣仗,打打準噶爾,還用不著做禮將、力將、止欲將。我要練的,是一群廢物當將軍,只要發足了軍餉就能打壓周邊部落、土司的兵。”

見劉鈺如此自信,康不怠心中更是擔憂,覺得劉鈺有些輕敵,只怕到時候出了什麼差錯,之後的一切就都完了。

京城要派鄂國公李九思來,應該不是擔心劉鈺練兵不成。

但終究事關重大,需要來親眼見見這兵練的如何。

對準開戰,應該也就是在這幾年了。

有些訊息是瞞不住的,朝廷不斷地在囤積軍糧,在蒙古修築驛站和兵道,一旦準備好了,肯定是要打的。

康不怠大約知道劉鈺根本不把這支軍隊當劉家軍,而是把新軍當成個別人家的事。

可在大順做事,再怎麼說也需要皇帝的信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