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豐厚的遺產,可以說是屬於諸夏的,也可以說是屬於李家的。
既皇權至上,後者的成分自然就重一些。
幾日後劉鈺正式開始當值,將自己的想法用名正言順的渠道上了書。
大致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說了這種事需要躬行考察,方可確定,否則很可能就是紙張談兵,希望皇帝允許派人巡視調查一下老五營良家子的情況。
皇帝也很快批覆了,人選自然就是劉鈺。
給了劉鈺一個古怪的職官,老五營中吉營檢點巡使。
這不是常設的職官,一般都是用龍禁充任,主要就是巡查一下老五營世兵的情況。包括營學、土地、訓練等等。
檢點巡使作為皇帝的代言人,直接與老五營良家子溝通,有一個腰牌,撥派了幾十名孩兒軍的精兵跟隨。
所謂老五營,就是當年西安建制時候的五營編制。
左幅營、右翼營、前鋒營、後勁營、中吉營。
這是大順爭天下的家底子,天下平定之後,這份家底子大約幾萬戶,如今大約十二萬。
之所以叫老五營,是因為京營主力也沿用了這一套名稱。但京營是野戰編制、而老五營是戶籍編制,遂在前面加個老以作區分。
前朝的皇莊、滿清的圈地、遼東的收復,經過殘酷戰亂的北方有大量的可以用於分配的土地。
其中,右翼營和中吉營,分佈在京畿、內蒙,共約五萬。
前鋒營於遼東,約二萬。
左幅營於陝西和河套,約二萬。
後勁營於荊襄,約二萬。
右翼營和中吉營拱衛京師,靠的是前朝皇莊和滿清圈地的血腥“遺產”。
前鋒營駐紮遼東,靠的是犁庭掃穴後的大量土地。
左幅營駐紮在大順起家的天命西京,和河套地區,與前鋒營配合東西合力壓制蒙古。
後勁營則駐紮在八十年前幾乎被打成一片白地的荊襄,西可以出兵西南、東可以直插江南,居天下之中。
這大約十二萬戶五營良家子,就是李家真正的基本盤了。
亦算是唐時府兵的一種變種,免稅、免役、當兵、均田。
和松花江畔的“後孃養的”府兵相比,這些親孃養的,有完備的營學三舍法體系、有更容易進武德宮的機會、有朝中的代言人和關係,有每年朝廷投入進來搞教育的錢。
松花江畔那群后娘養的府兵,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可能松花江畔那群后娘養的府兵,唯一的優勢就是荒地有的是,隨便你開,你能自己開出來一萬畝那都是你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北派儒學一直在說“希望朝廷擴大三舍法學堂、搞分齋教育”而大順一直沒同意的原因:養這十二萬漢唐良家子,保證其自耕農身份、保證足夠的教育資源,已經花了太多的錢,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錢在整個北方搞三舍法和分齋教育。
這群人,就是能在木裡吉衛頂著巨大的傷亡攻城而不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