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五十一章 小小批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一章 小小批評 (1 / 2)

那封讓皇帝心生猶豫的奏摺,這些天一直在皇帝的手邊,皇帝也做了一些批覆。

“你還是個娃娃,懂得什麼?想的還是太少。”

“你既說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朕早就叫你思考,何以為體?何以為用?”

“體者、道也;用者、術也。至於兵戰之事,亦是如此。為將者用術、為帥者用道……”

洋洋灑灑的一大堆批覆,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

你個小孩子還是想的太少,格局眼界也就是個將軍或者一方督撫節度的格局。雖然你的戰爭之“術”學的很明白,可是戰爭之“道”卻是還沒到火候,以後不要只看西洋學問,多學學孫吳、縱橫等學問。

像你說的這麼打,一個一個的啃下羅剎的城堡,這得用多少時間?九月就要下雪了,到九月能啃下來幾個?天寒地凍的時候,朕拿什麼去挖之字壕?讓將士拿牙啃?

這邊的戰事不快點結束,羅剎人難道不會和準噶爾接洽嗎?準噶爾一旦在西北配合,國朝就要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到時候又怎麼辦?

戰爭在開始打之前,就要先想到怎麼結束。

如果只是個將軍的格局眼界,你說的很對,既體恤士兵,又能以正兵破敵。但放在一國之君眼裡,你寫的這些東西就是有用的廢話,朕必須要在明年結束對羅剎的戰爭,更主要是要讓蒙古看到大順已雷霆之力快速擊敗了羅剎國,所以你那辦法不能用。

至於你說的什麼等到日後再打,更是無稽之談。就以前明為例,不要說叫門的英宗,就是建文帝,那是朱元璋所期盼的嗎?誰能預料身後的事?誰又能保證日後遼東人口滋生的時候一定是個明君在位?

把劉鈺“批判”了一番後,又在批覆的最後寫道:“待你歸來,入上舍而選龍禁,常在朕身前,朕當常開導開導你才是。”

看上去批判的話挺多的,實際上李淦對於劉鈺還是很滿意的。

整體的語氣,也更像是一個對後輩有所期待的大人對小孩說的話。

奏摺上,潛入羅剎城堡、偵查發現有日本人和船、猜測探險家要去測繪黑龍江下游到日本地圖、準備從永寧寺回來後半途劫殺搶奪地圖等一段內容,李淦還畫了一個好大的圈,批了四個字:勇且智,善。

這封奏摺遠遠高出了李淦的期待。

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又不是公侯家襲爵的嫡長子,怎麼可能真的要求他從全域性去考慮事情?不過是怕過多誇獎而至驕傲罷了。

詳實的圖畫、攻取稜堡戰術的詳解、沿途考察的部落心態等等這些。雖然字不咋地、文筆也差得遠,但言之有物,這一點就難能可貴。

這封奏摺送到京城後,李淦還和幾個京城中的老將們探討了一下,都覺得劉鈺說的辦法很好用,確實得了西洋銃臺攻防體系的精髓。

只是對於劉鈺所說的“如果不按這個辦法、又不長期圍困,而選擇強攻的話,五百人的稜堡得做出兩三千人犧牲的準備”這番話,眾人並不全然相信,覺得有些危言聳聽。

太宗李過在荊襄之戰時曾說過一句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社會實踐中來。

這話這些年已成為了這些年尊陳亮、葉適的浙東學派重新構建心學、解構“致良知”的重要支柱。

此時用在戰事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大順就沒有正兒八經地和西洋人打過仗,更沒有攻取過西洋人的稜堡。

堡這東西,他們不是沒見過。

西南土司也有堡,但打起來只要架好炮轟一陣就能攻下。

按他們所想,有了大炮之後,堡還有意義嗎?

這羅剎人的堡雖然修的似乎卻是合於天道,但未必就真的這麼難攻吧?

五百人的堡,硬攻要死個兩三千人,這可能嗎?

明末時候,天主教徒韓霖倒是寫過一本介紹稜堡的《守圉全書》,明朝也在雄縣修了幾個稜堡。

問題是大順記憶中,在雄縣根本也沒怎麼打過仗。

沒打就降了,這稜堡也就根本留不下深刻的記憶,最多也就是個長得奇怪一點的堡壘,好像也就那麼回事。

之後大順雖然對天主教傳教士很寬容,寫書的韓霖也早早投順做了“禮政府從事”,還翻譯過《如何剋制七宗罪》,力圖站在儒家的角度上融合天主教七宗罪和存天理、滅人慾;還寫過《聖徒信證》認為儒、釋解決了“我是誰”、“我要幹什麼”這兩個問題,如果融合天主教就可以解決最終的“我要到哪裡去”,並且認為儒家一直沒解決“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

此人一度成為大順朝內的西法黨領袖人物,可謂人不微言不輕。

然而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張霖的這本《守圉全書》並沒有泛起太大的浪花。

張霖寫這本書時的外部環境,是後金擁有當時東亞最強的炮兵、明軍野戰打不過後金,所以一些人琢磨著怎麼修更好的堡壘。

現在的環境……後金已經被犁庭掃穴了,東亞最強的炮兵就在京城裡;旁邊的對手全是弱雞,大順處在攻勢;最大的敵人是準噶爾,縮在西北,大炮也不多,沒有逼到大順在邊境修稜堡的地步;需要壓制的東蒙古諸部,連鐵鍋都得買,修防炮的稜堡那是有錢沒處花了;徐光啟所預言的將來大患西洋人,從海上來的話,水師固然打不過,但只要有一支野戰部隊不被西洋人登陸切斷漕運,那也不用擔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