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都有哲理,只是我比較喜歡胡思亂想而已。”朱信謙虛的回道。
他其實見過更邪道的,據說是酒鬼發明的,想喝酒可沒有下酒菜,也沒錢買。索性就在河邊撿些拇指大的鵝卵石,洗乾淨,就這這些配料炒了。
出鍋後,夾起來把上面的味道都給吸吮乾淨,說是有股魚香味。就這樣一塊石子一口酒,湊合著也喝了一頓。
油鹽醬醋蔥薑蒜,烹飪基本就沒有離開過這玩意。明明是配料,但很多時候卻成了我們對某道菜的主要記憶,倒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
“雖然不是真的魚香,但這茄子的確不錯。現在吃起來,又別有一番風味,主要是茄子的軟糯和清甜凸顯了出來。”王朗夾了一塊茄子,慢慢品嚐,然後評價道。
很神奇,明明知道這不是魚香,吃起來依然會有種是魚香的錯覺。只是注意力卻是從配料的味道,轉移到茄子上面,才發現這茄子其實也處理得很不錯。
再吃一口飯,這道菜真的非常下飯……
王朗以前大多都會把注意力放在菜餚上,基本一個宴席下來,最多吃半碗飯。可今晚不同,大概是朱信的手藝的確不錯,她到現在已經吃了半碗飯。
還有一道菜沒有吃,有些擔心,這頓晚宴下來,自己是不是會撐死。
也就朱信不知道,知道的話會告訴她:當然不可能!
這種兩人的小晚宴,當然不可能真的上十幾個菜。兩個副菜之後就是一個主菜,主菜之後就陸續收尾。正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餐後小吃和茶水,這個時候才是聊天的時候,快不得,要慢慢來。
只是朱信還是忍不住吐槽句:兩道菜同時上來,你們就那麼守規矩一道道的來吃?明明可以兩道菜交叉著吃,先後順序也也並不重要的……
看著王朗把其中一道菜吃完,然後用筷子在米飯上抹了抹,大概明白了。
這或許就是美食家吧?為了不讓第二道菜的味道,影響到食感,所以嚴格遵守一道菜一道菜品嚐的順序。剛剛抹筷子的舉動,其實就是不希望把魚香茄子的味道帶過去。
“惟實,這鴨子按說也做出來一段時間了吧?”孫策那邊突然問了句,“怎麼感覺還是溫溫……或者說油還在發出滋滋的聲音。”
“是盛放的器皿問題……”朱信還沒有說話,王朗已經看出其中玄機,“這個器皿是二層結構。上面的部分盛放鴨子,下面的部分……不出所料,是蠟燭。”
這個時期的蠟燭可不是油蠟,而是蜜蠟。蜜蠟產量不多,蠟燭的價格自然也不低。
當然也可以用油燈,不過油燈的煙會很嗆人,同時味道也有可能滲入食材裡面,破壞食材的口感。蜜蠟的話,可以一定程度避免這個情況,作為保溫的手段不錯。
不過這個保溫的價格,略貴。
“只是這樣的話,鴨肉的口感會不會變壞?”王朗戲謔的看向朱信。沒錯,她就是故意留到現在才吃,就等著這鴨肉的品質變得油膩和柴。
“我也挺擔心的……”朱信朝著王朗笑了笑,就他那樣,根本看不出擔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