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的地盤過大,那麼就能透過這些地盤,不遠獲得士卒和錢糧。開始兩三年可能會吃緊,但之後會越來越寬裕。
到時候完全有足夠的兵力和財力,支援她主動攻打江東。劉繇或者說太史慈再厲害,難道還能頂住十倍於他們的軍隊……話說,這個世界的太史慈是男還是女來著?
當然,事情永遠都有兩面性。比如說袁術被徐州拖累,以至於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運營徐州上面,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南下,這也是有可能的。
那麼,現在孫策需要考慮的,就是兩個可能性裡面,哪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然後,按照這個推論,來確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們如果打下下邳,那麼下一步,袁術必然會讓我們把徐州其他幾個郡陸續打下來。最終,我們只能和劉備決戰。不過結果如何,都只是袁術得利。”呂範提出她的看法。
徐州這個地方,不適合單獨一個勢力發展,畢竟無險可守。
“正好伯符這段時間立功不少,也很搶眼,適當沉澱一下也是應該的。”周瑜也認可這個觀點。到這個份上,事情也算是定下來了。
“好,那就這樣決定了!”孫策一本正經的說道,實際她根本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或許是覺得自己並非專業,索性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同樣非常難得,周瑜等人也感受到這股信任是多麼的沉甸甸。
孫策那麼相信自己,那麼自己當然也是竭盡全力,去把事情謀劃妥當。士為知己者死,或許這個時代沒有真正漢末那麼淳樸,但這句話在這裡依然管用。
某種程度來說,這也可以算是孫策的人格魅力所在。
毫無保留去相信別人,所以不得志計程車人和武將,才能在這裡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憑著真本事去闖出一番功業。
換了袁術這裡,出身履歷姑且不說,是否職業者,職業等級多少肯定是要重點考核的。
這意味著,非職業者,低階職業者很難有出頭之日。
事情到這裡也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從第三天開始,行程就要改一改。今天他們已經到達合肥,明天就要抵達浚遒。
原本第三天的目標是全椒或者阜陵,現在卻是要直接朝著東城縣方向過去。兩地相距一百五十里,怕是要分成兩天來走。
“文表(秦松表字),明天和萬事屋的業務員溝通一下,將一部分物資,送到浚遒到東城之間的驛站備用。”呂範看向秦松。
萬事屋從春秋戰國時期建立,然後隨著產業提升,陸續也修了不少馳道。同時在馳道上,與官府合作修建不少驛站。
不僅作為往來官員休息的地方,同時也給運輸的物資,提供一個臨時停放的地方。
在浚遒到東城的馳道上,按說也應該有一到兩個驛站。呂範的意思,就是把一天的物資存放在那裡,大軍當天就行軍到那裡附近,然後在那裡進行休整。
第二天啟程,天黑之前肯定能抵達東城縣附近,到時候再從那邊的倉庫,把需要的物資,再取出來,送到軍營裡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