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是詳細報道,
原來是那個男孩趁著自己奶奶出門買午飯的時候,在爺爺病房打遊戲,結果平板沒電了就把他爺爺輸氧機插頭拔了。
於是,他爺爺就因為缺氧心梗復發去世了。
等到他奶奶回來的時候,人已經沒了,雖然醫生安排了搶救,但已經迴天乏力。
這則新聞一出來,瞬間就引爆了輿論,無數網友在新聞底下評論。
點贊數最多的是這麼幾條,
“他還是個孩子所以千萬別放過他!”
“哎!現在的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真的很嚴重!”
“又是一個熊孩子!”
“人死都死了,他還只是個孩子。”
......
激進派認為這樣的孩子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但問他們到底應該怎麼懲罰的時候,又不知道到底應該怎樣懲罰才好,畢竟總不能把他抓去槍斃吧?
保守派認為人已經死了,他又只是個孩子,還能怎麼樣?總不能把他抓去槍斃吧?所以,到底該怎麼處理,誰都不知道。
後來有知情人士表示,這個孩子經常幹一些壞事,而他家裡人卻一直縱容他。
此言一出,頓時驚起更大的爭論。
討論到最後,話題又轉移到了孩子的家庭教育這件事上面。
看到這裡,林凡只是搖了搖頭。
是啊,家庭教育,家庭家庭,總是家庭。
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教育,可以說是一切教育的源頭,一旦源頭出了問題,那麼此後一些列的環節統統都會出現問題。
除非是能有什麼極其巨大的外力影響,撥亂反正。但這種可能性一般都比較小。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偏偏如今仍舊有許多人忙於工作,忽視了這件事。
家長總想著多賺點錢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所以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建設。
不說林凡自己,就說這劉思澈,不就是這樣嗎?
唯一不同的是,他身邊的人在教育他向上向善罷了,而他也確實沒有辜負那些相信他的人,他走上了正途。
他心裡有悲傷有傷痕,但除此之外,他仍舊心存感激。
倘若當初劉思澈的選擇是就此自暴自棄,與人為惡,那林凡決然不會如此幫助他。
而他也沒有辜負林凡的相信。
人各有命,富貴在天,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誰都不知道。
但有因必有果,選擇善或選擇惡,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殊途,不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