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悟道?怎麼可能。
發呆沉思都是他裝出來的,至於他的真實目的,當然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不這麼做,這幾位老爺子怎麼可能就此收手?蒲潼也只是迫不得已,於是想出了這麼個損招。
他們三也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輩了,居然能因為這點小事吵的不可開交,蒲潼既是晚輩又是中間人,於情於理他也不能冷處理。
在別人爭搶的情況下做選擇,那選誰不是得罪人啊?這個專業絕對不能選,就算得選,也絕對不能現在選。
看來自己故弄玄虛,成功把他們哄住了。
想要誰也不站又能讓他們三停止爭辯,搞點大動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更何況還是他們三都感興趣的大動靜。
剛才幾人的爭吵他都聽的明白,想要讓他們都滿意,那就要同時滿足詩詞書法傳統文化才行。
當然,這並不全是他拿出這首歌的主要原因,他之所以選擇這首詩,是因為它除了詩詞,還是一首高音作品的歌詞。
這幾天以來,蒲潼一直在考慮應該給宋天后一首什麼樣的作品,藉著剛才的由頭,他想到了這首《關雎》。
剛才他的“頓悟”也不全是演的,因為他確實也在仔細回想這首歌的旋律。
一首歌的音高不高,跟演唱者有很大的關係,高音歌手一開腔就比別人高個幾度,歌曲到高音部份只會更高。
蒲潼印象最深的就是被譽為“天籟之聲”宋老師的版本,同一首歌,她的版本一般人就是唱不上去。
雖說這次是高音作品的對決,但他還是想讓帶有他們特色的作品登上國際舞臺,讓世界看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優秀文化。
如果只想贏,他大可以用記憶裡那些世界名曲,但用別人的東西贏別人,又有什麼意義呢?
被更多人看到,遠比輸贏更重要。
“這詩真能唱出來?”
姜思榭百思不得其解,他也知道蒲潼這小子很擅長填詞唱曲,只是沒想到他忽然拿出的一首精品詩詞,居然會是歌詞……
你管這叫歌詞?
“虧你還學文學呢,在所有的藝術形式裡頭,音樂是和詩走得最近的,詩歌中最早的風雅頌就是音樂風格不同的分類。”
蒲潼點了點頭,裴慶峰不愧是學古代藝術的,這點他說的沒錯,風是各地民歌,雅是正聲雅樂,頌是祭祀音樂,相對嚴肅。
詩詞和音樂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只是這首歌歌詞的配置稍微有些高了而已……
“這個我當然知道,只是有些感慨。”姜思榭頓了頓,“我只是沒想到,這麼出色的作品,居然是作為歌詞誕生的。”
他是學文學的,在這方面有點較真,一想到這首足以名留青史的文學作品不完全屬於文壇,他就有幾分難以言喻的鬱悶。
“剛才聽到幾位前輩討論文學和古代藝術的關係,這才心有所感寫下這首詩,因此,這首詩是文學和藝術思想碰撞的產物。”
他是懂如何哄老頭的,經他這麼一說,姜思榭臉上的哀怨頓時一掃而空,裴慶峰和陳泰的嘴角也露出幾分笑意。
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名和利什麼的已經沒了任何意義,他們更關注對自己的認可度,蒲潼這番話肯定了他們的價值,三人自然開心。
換言之,能在這樣一首經典作品的誕生過程中留下自己的價值,也算是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