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風上前拿過記號筆,在黑板寫下一堆名詞,如QQ、部落格、論壇、貼吧、校友網……
這些名詞將陳有輝寫的‘社交網路’圍繞在中間。
徐清風寫完丟下記號筆,說道:“陳有輝,你所說的社交網路,這些網際網路工程都是做這一塊的,那你說說憑什麼你可以取勝他們?”
陳有輝拿著記號筆一次點著每一個徐清風寫下的詞彙。
“是的,這些都是社交網路沒錯,但是他們各自的方向不同,先說體量最大的QQ,它是即時通訊,一對一資訊傳播,與我這次創業方向無關……”
“再看論壇,聚眾式互動,多對多資訊傳遞模式,但是分地域和模組等;部落格,純屬就是個人展示網站,屬於一對多,有侷限性;貼吧就是話題性社交,侷限性更大……”
陳有輝以此點評著各大社交網路的優劣。
陳有輝繼續說道:“那麼我問你們,如果一個普通人發聲,或是一個大機構發聲呢,他們用什麼,部落格?還是入口網站新聞?”
陳有輝點向江磊,問道:“江磊,我問你,如果一個名人要釋出重大資訊,你說用什麼好?”
江磊不假思索道:“肯定傳統媒體新聞啊。”
“那好,現在網際網路時代,要求快速,那網路這塊用什麼好?”陳有輝繼續發問。
“部落格,那些名人都是在部落格上記錄發表東西的。”
“對,沒錯,部落格是這些名人展示的地方,但是他們分散式的,除去那些鐵桿粉絲,沒人會每天去關注一個名人的部落格。”
眾人略有所思。
陳有輝又向吳有哲問道:“老吳,我問你,以一個普通大學生身份,如果學校無緣故地開除你,你有什麼發聲途徑?”
吳有哲說道:“找記者找報紙。”
陳華鵬潑冷水道:“切,這些媒體才懶得搭理你呢,就算有人搭理也會被學校壓住。”
吳有哲說道:“按前面說的,部落格沒人關注,那在網路曝光,用貼吧或者論壇?”
陳有輝打了響指,說道:“那好,大家真對吳有哲在網路上的發聲方式有什麼看法?”
江磊摸著下巴思考道:“目前看貼吧受眾太小,要在論壇發的話,必須得發好多論壇才有用。”
徐清風也開始認真起來,說道:“沒錯,就算一兩個論壇火了,沒有傳統媒體或那些大新聞門戶的介入,始終都是一個小範圍引起關注。”
王鐵妞忽然閃過靈光,放下手中的西瓜,頓悟道:“傳統媒體或是那些大門戶,以往新聞都是從上至下的,從來沒有下面向上的發聲點。”
“陳有輝,你這次社交網路,是想做一個既可以上向下發聲,又可以下面參與其中,做到新模式下向上的發聲渠道?”
陳有輝比著大拇指,說道:“鐵妞說的沒錯,我這次就是要做一個微型部落格,但是不像傳統部落格那麼散亂,我們把所有網民集中一起,大家都可以各自發聲。”
“你要看哪方面的新聞,取決你關注的哪一塊,網站也可以進行把控性的推送……”
王鐵妞眼中冒出一絲亮光,說道:“Titwte
?你說的美國的Titwte
模式?”
陳有輝心中詫異,王鐵妞目光看的很廣啊,同時又很欣慰,不妄他辛苦去江大將王鐵妞再拉上車。
徐清風疑惑道:“什麼推特?”
陳有輝又在黑板上寫下一個英文單詞:‘Titwte
’。
陳有輝說道:“2006年,美國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出一塊產品名為Titwte
,意思為推文,被形容為網際網路的簡訊服務。”
“他們的資訊互動模式類似於部落格,區別於傳統部落格分散式網站,Titwte
是將所有使用者集中一個大平臺,大家可以在上面看到任何人發的資訊,也可以自己任意傳送資訊。”
“使用者可以做到你喜歡什麼關注什麼,也可以讓大家來關注你,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媒體……”
“同時,他們侷限於140字數的限制,保證了資訊簡要性,做到讓使用者閱讀資訊快速方便快捷,不再向部落格那般長篇大論,使用者完全可以用零散時間來獲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