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有一次我好難受,一直咳嗽幾乎是從早咳嗽到晚上,一晚上很難入睡,還都會被咳醒,一夜中我都是一直默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入睡的。
到了第二天喉嚨不會那麼難受的 ,真誠的念,清淨了,自然一切病都好了,病從哪裡來,殺生造業來的,病從口入,我希望看到的人都要戒殺吃素。
普門品講若人邪淫重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可離開邪淫,因為每念一句觀音菩薩名號,觀音菩薩的能量就加持你一點,常念觀音菩薩常常被加持就能離開邪淫了。若人貪嗔痴重,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可離開貪嗔痴,這是佛力加持原因。
佛知道眾生靠自力很難斷除貪嗔痴,所以介紹佛力。
我以前很喜歡虐殺小動物,也很喜歡吃魚和蝦,螃蟹等海鮮,後來遇到佛法修了準提咒,日日持,心開始慈悲了,也不去虐殺小動物了,佛力加持,我就對那些魚蝦螃蟹等海鮮沒有興趣了,也不喜歡吃了。
觀自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時常觀照自己,比如我現在有了念頭,我就靜靜的看著他,什麼也不做,就如同看電影一樣,你是觀眾,你靜靜看著,你會發現,這些念頭,換了一個又一個,是無常的,你不去管他,他就不停的生滅,你不住他,這個念頭拿你沒有辦法,這個就是觀自在,然後就照見五蘊皆空,你自在了,就有能力度化眾生了。
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當你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來看的時候,那虛假的東西它甚至比真實的東西顯得更真實。反之也是一樣。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甚至比存在的事實更顯得真實,反過來也是如此。
一切有為法如同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好像魔術看上去不可思議,欺騙了我們的眼睛,當理解原理以後,才知道那是假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我們在原先的知見上又添妄見,故而佛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明白山不是山的時候山當下還是山。知妄即真,妄想和真實都是一體的,都是見聞覺知,我們把妄滅了,見到真,雖然看一切事物還是一切事物,但是這個時候了了分明。就好像魔術我已經能看透一樣。
妄想執著是我,清淨正念也是我,若能安住其心,煩惱轉菩提,一切好的境界和壞的境界都不去貪取執著,心不隨相而走,當下就是我,我就是當下,只不過轉變一個心態,換一個思想,妄想能變成清淨,相互之間能轉化。
無眼耳鼻舌身意,身體不是我,你知道連體動物,連體人嗎,共用一個身體,好比連體人有2個腦袋,分別有不同的思想意識,但是確共用一個身體,有時候一個吃飽,另一個還覺得餓,或者一個上廁所,另一個沒有上廁所的念頭,但2人共用一個身體,分別對身體進行操作,2個人都可以控制這個身體,說明這個身體,並不是真的我,誰都可以住裡面,這個身體是因緣而合的,為什麼他是動物的身體,為什麼他是人的身體,不同的內心,不同的心態,造作不同的業果,而有不同的感受,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虛幻不實的,這個身體只是因緣而合形成的假我。
意根也是假的,比如你朗讀一篇文章,或者背誦古詩,或者誦經持咒唸佛,一開始你都需要思考作意的去理解,等你熟了以後,你就能隨心所欲不經過大腦的思考朗誦背誦他,也就沒有經過意根作意和思考的環節,所以意根是假的,是我們的妄想形成的覺得有意根這回事。佛說四二章經:汝意不可信,證得阿羅漢,方可信汝意。就好比月球我們一到月球就能飛起,在地球就是不能飛,其實並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這些只存在我們的妄想中,因為我們一直以來認幻當真 ,著了六根,把眼耳鼻舌身意當作自己,長期的這樣,也就失去原本的自在力,眾生對色聲香味觸法,也有不同的差別感受,皆因無始劫數造作了不同的業習、習氣。因此有了六道眾生分別體驗不同的感受與世界。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比如鑽木取火,憑空想木頭生火,所以就有火,心已經種下火的妄想,所以存在了,電本來沒有,但是心中有了妄想,最後妄想成真,就產生這個電了,本來什麼都沒有,因為有了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所以講緣起性空。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緣起緣滅,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名如來,空性是一切眾生的歸處,故說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佛,同一法身不離空性。空無有障礙,但也不是空了什麼都沒有了,不能生斷滅,所以叫真空妙有。無眼界,無意識界,比如中國白天,美國晚上,也就是說時間本就是不固定,也不錯存在的,無受想行識,這些只存在我們的顛倒妄想中,緣起性空,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比如這個是空地,建上房子,在拆了,就空了,可見空間也是假的,是故空中無色。若空中有色,就會有障礙,就沒有辦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房子,因為空中無色,所以能隨意建房子,色從空性出,空包萬有,故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知妄即真,就這麼回事,說一切虛幻也說一切真實,一切本就是自性流露。真的我是什麼呢,是能知能聞能見的性,這個他才是你,能知能聞能見的性,他不老不死,不生不滅,你的肉身會生老病他不會,好比我們小時候認知事物,長大後認知事物,這個認知事物的心是不變的,他不會老,不會死,不會斷滅。
楞嚴經裡佛讓羅睺羅敲鐘,敲一下問阿難聽見聲音沒有,阿難說聽見了,過一會又問阿難還有聲音嗎,阿難說沒有,佛又讓羅睺羅敲鐘 來回的敲,阿難一會回答有聲音,一會回答沒有聲音,佛說阿難你如此顛倒,一會兒有聲音,一會兒沒有聲音,可見我們的覺性並不是有聲音或者沒有聲音,不管有或者無,我們的覺性就是我們的佛性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是不生不滅的。佛用那個敲鐘來告訴阿難我們有個不生不滅的佛性存在,這個佛性並不會有或者無而消失,來回敲鐘就是讓阿難和我們體會到本來的面目當體即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緣起性空,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所有的一切源自我們的顛倒妄想,故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顛倒妄想不能得證。
無受想行識,我們的受想行識存在於我們的妄想之中,打個比方,夏天天氣熱,有一部分人穿短袖外面還會批件長袖的防曬服,他們認為只要批上了,就不會那麼熱了,如果不告訴他這個是防曬服,而是普通的長袖衣服,讓他穿上,他肯定會覺得有病,這麼熱天,還要我在穿上一件長袖,還沒有穿上他就覺得的熱,冷熱的感受在於我們的妄想之中。無色聲香味觸法,就好像榴蓮有的人覺得聞起來臭,吃起來也臭,而有的人覺得真香,真好吃,可見感受的觸覺也是虛幻不實的,如同狗覺得大便真香人間美味,人就覺得如此噁心的東西,太臭了。比如餓鬼觀水是膿血,人觀水就是水,天人觀水是甘露,可見眾生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這些感受存在我們的妄想之中。
就好比鋼琴,我們彈奏會有聲音,那這個聲音來自哪裡呢?若說來自鋼琴,我若不彈,那也會發出聲音呀,可我不彈鋼琴就是沒有聲音呀,若說來自我手指彈奏就會發出聲音,那我手指不彈,那我手指也會發出那種聲音呀,可我手指並不會發出鋼琴聲呀,若說聲音來自虛空,那虛空就會發出聲音呀,何必還要手指彈奏,何必需要鋼琴呢,可見找來找去,都找不到聲音從哪裡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聲音也是從虛幻中來的,緣起性空,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一切皆因有我的執著產生一系列的顛倒妄想。
前5識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一切產生想法,就產生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痴迷執著就形成第七識末那識,陷入自我執著中不可自拔,就藏入第八識阿賴耶識成為種子遇緣而顯現,就好比散亂心念一句南無佛,這是第六意識的念頭,雖只是一念,但是這個一念,到了第七識末那識那裡就是相續的因,藏到第八識為種子,遇緣則顯,所以法華經講若人散亂心念一句南無佛也成佛道就是這個原因,物質也是如此,一開始沒有物質,我們的前5識眼耳鼻舌身的感受體驗心中產生想法形成第六意識,這個時候第六意識主導,意識想法就會製造各種各樣形狀的事物,想的念頭,到了第七識末那識裡頭就成了相續因,藏到第八識阿賴耶識為種子,因緣到了,則顯現,這個時候形成各種物質形態。
前6識 ,眼耳鼻舌身意,是生滅的,這個身體,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第6識人的念頭意識,無始劫數形成的一會兒想這個一會想那個,因為沒有斷除妄念,隨念而造了各種事情形成業力,第六識生生滅滅,入了七識末那識是相續因,執著自我相續中,最後藏到第八識阿賴耶識成為種子,就形成因果,因緣彙集時,果報還自受。
前5識所造的業,透過心中產生各種想法就形成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雖然生生滅滅,但妄想沒有斷,眾生有我想,就會隱入第七識末那識自我執著相續中,藏到第八識阿賴耶識為種子,遇到因緣就會受報,當人失去肉身的時候,七識所造的業力無處可藏,這個時候第八識阿賴耶識做主,就隨業輪轉,所以佛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無我,持戒,無我,是為了不讓我們陷入自我執著中的相續,前5識,眼耳鼻舌身,所造作所感受透過心中想象形成第六意識從而產生善惡之心,眾生因為有我想心中執念沒有放下則陷入第七識末那識自我執著相續因中,就會隱入到第八識阿賴耶識為種子遇緣而顯現,持五戒,不邪淫,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飲酒,就改變6識,眼耳鼻舌身意,6識因改變,但七識是相續因,光持五戒還不夠,還只是人天福報,因此要無我,把第七識相續因改變成無我,這個時候第七識相續因,因為無我,藏到第8識阿賴耶識成為種子,就轉變了,成為無我如來藏。這個時候真正的解脫不生不滅入一真法界,究竟涅槃,能來去自然度化眾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一切佛語心品〉:“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所說之我。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明白這些也只是悟後起修,還不是證果。
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我們在原先知見上又添妄見,所以金剛經講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楞嚴經又講:知妄即真,不斷滅,滅除妄心,見到真心,並不是什麼沒有了,還是有個不生不滅的真心,這個真心並沒有生老病死,所以心經講,無苦集滅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雷鋒,做好事不留名,梁武帝建廟無數,供養僧寶無數,認為自己有功德,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有求獲得的只是有限福報,無求無我才是真功德。
無求無我,心清淨了,就是心講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無始無終,即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如同夢幻泡影一般,夢醒了能得夢中物嗎?不能呀!楞嚴經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我們在原先的知見上又添了一個新的知見,所以無明瞭,無明怎麼來的,以我為例子,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無明瞭,無明怎麼滅除,無明本來就是虛幻的又如何滅除,執著虛幻的無明,又要想滅除,就已經陷入無明瞭,無明沒有原因本性畢竟是空,當你想要去追求無明真相的時候,就已經陷入無明迴圈,故講無明沒有原因,不要去追逐原因。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故講緣起性空,本性是空的,因為去追逐執著那個無明,而產生種種幻相生各種無明,無明本沒有原因,因此不需要去追逐問無明的原因,當你追問無明的原因時就已經陷入無明,故知原來無明沒有原因,本性畢竟是空,故不應追求執著。
無智亦無得,以無得所得故,菩提薩捶依般若菠羅密多,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為什麼說沒有得呢?因為過去心不可得,因為已經過去了,現在心不可得,現在的每分每秒每秒沒有停留過,所以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現在的每分每秒都變成過去也變成未來,未來的每分每秒當下他也是沒有停留的,所以三心是不可得,不可得的不可得之心,就是我們清淨本來的面目。諸行無常,我們的念頭生生滅滅,一會兒這個念頭,一會兒那個念頭,生生滅滅,沒有自性可依,有造作的因,才有可受的果,緣起性空,體性空,故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看你怎麼辦?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