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清風徐徐輕幾許> 第一百七十章送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章送行

周洵坐在有些顛簸的馬車上,馬車正飛快地駛出邑城城門,他挑起馬車的窗簾,望了一眼漸行漸遠的邑城城門,思緒萬千。他緩緩地放下窗簾,呆呆地盯著車內,他被向弘宣貶到崖州做郡守,他知道向弘宣是真的惱了他,他此生無望回朝,他徹底敗了,所幸,最終在這次事中,蕭湘湘安然無事,他想這也算是個安慰。

忽然馬車停了下來,讓沉思的周洵立刻回過神來,他不由得走下馬車,只見晏清立於郊外涼亭之中,一桌子酒菜等著他。

“周大人,此去不知何時能再見,來飲下一杯吧。”晏清說道。

周洵一怔,他環顧郊外四周,空空如也,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入朝二十載,一朝出邑城,居然是位於高位的晏清,單獨給他送行。

周洵拱手作揖,行禮於晏清,說道:“下官謝過晏相。”

一陣陣酒香飄進周洵的鼻中,這是他再熟悉不過的香氣了,他微微一笑,拿起酒杯,說道:“宮中珍藏的御酒,好酒,好酒。”

說完周洵一口飲下這佳釀,晏清拿起酒壺,給周洵添滿酒,說道:“周大人,果然是個好杯中物之人,這酒遇周大人,它之幸。周大人遇陛下,是陛下之幸。”

周洵手微微一顫,酒水有些傾灑在他的指尖,酒香裹著冰冷流進他的心窩,他一仰頭,又是喝下一杯無聲的酒水。

晏清再次給周洵滿酒,說道:“那年陛下說要與西華開戰,為得就是日後可以攻滅南熙,雖然當時本相很認可陛下的謀略與遠見,可本相心中多少有些沒底,沒底這國庫的銀子到底夠不夠用。當年先帝滅南方兩國,若不是東海白家在背後不斷送銀子,先帝沒有那個底氣與實力滅掉兩國。可週大人不禁解決了南熙一戰的軍費,周大人還讓國庫充盈。後來鎮國公北上抗戎狄,那時國之危危,凌尚書資歷尚淺,北境那一年多的戰場軍費,幾乎都是周大人親自斡旋解決,才換來北境戰士後顧無憂,周大人任職左相期間,政令法度上頗有建樹,民生經濟更是功績顯著,陛下重用周大人,不僅是因為近臣的關係,周大人有才有能,對東俞是有功的。”

周洵舉杯對著晏清,說道:“謝晏相。”

晏清也舉杯,周洵與晏清對飲一杯,晏清幽幽地又開口說道:“周大人的功績是可以青史留名的,可惜,周大人太過醉心於經營,最後誤了前程。”

一陣晨風颳過,吹動了周洵的衣袖,風中裹著的新鮮竹葉滾到了周洵的腳下,周洵俯身拾起這綠油油的竹葉,不禁轉身望向遠方,原來涼亭的後方有一片竹林,他想起小時候江城的郊外,也是有大片竹林,那的竹葉可比他手中的要新鮮親切得多了。

“那年江城城破,人人都說,江城怕是要成人間煉獄,江城是幸運的,安國侯江振南帶領的那支黑甲軍,軍紀嚴明,不劫掠百姓為非作歹。雖然江城也血流成河,但不是人間煉獄。可跟著南昌皇室到了邑城的南昌貴族,在擄國公夫婦暴斃而亡之後,註定他們一輩子惶惶不可終日。尤其是看到南嶽與南泰那些遺族在邑城勳貴家中為奴為婢,多少人隱姓埋名成為流民,我們都成了東俞的南人。下官是幸運的,下官一到邑城,就進宮遇見了陛下,可即便如此,與陛下有情誼的下官,一樣擺脫不掉南人的印記。”

“南巡的時候,下官陪著陛下走遍了南方四國的舊地,當年江城破,百姓也沒見得都躲進深山,可南巡的路上,山匪橫行,盤踞在城邦之外的山林,山匪們不敢滋擾有東俞兵守護的東俞子民,只能去深山林間劫掠毫無東俞兵庇佑的南人,南人沒有死在戰火中,卻活在了不公與苦難之中。後來北戎挑釁,端壽王建議陛下議和,當時端壽王想都沒想,就要將南人之女做和談之物,陛下允之。”

周洵有些哽咽,他拿起酒壺,恭敬地給晏清斟酒,又說道:“下官知道不該怨,自古成王敗寇,敗國之民,向來都是這個命。可南人不是金銀貨物,也是人啊。東俞的南人身上永遠都有不公與歧視,如果不是下官迎合上意,如果不是下官為虞相的女婿,如果不是下官苦苦鑽營,下官走不進前朝,坐不上百官之首的位置,也就不可能為南人的不公而鳴,南人也就沒了希望,難道南人就不是東俞的子民了嗎?”

晏清悠悠地放下手中的酒杯,他看了一眼眼前雙眼有些紅潤的周洵,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百年之後,皆為東俞子民。”

周洵一怔,他低頭看著手中的酒杯,他的雙手不由得顫抖起來,百感交集。他想如果當年沒有那麼多的專營,他現在會怎樣?突然他的眼中一滴淚水掉落在杯中,他慢悠悠地起身,不捨地看了一眼邑城的方向,說道:“晏相,時候不早了,崖州路途遙遠,下官要上路了,就此別過。”

說完他一仰頭,飲光杯中之物,快步走上馬車,漸漸遠去。

.....................................................................................................................

向弘錫騎在馬上慢悠悠地從邑城城門出來,遠遠地他就看見王蓁蓁立於城門外的馬車前,他下馬來到王蓁蓁的身前,說道:“四小姐,你不該來。”

王蓁蓁從懷中掏出一個香囊,她遞到向弘錫的面前,說道:“王爺,我聽聞衡陽之地溼熱且多蟲蟻,我特意從邑城裡藥商那買了驅蟲蟻的香草,親手縫製了這個香囊,送給王爺。”

向弘錫接過香囊,一股子香味撲面而來,他竟然沒有聞到一絲刺鼻的驅蟲藥味,他的手指在那精緻的花樣上來回撫摸著,他想王蓁蓁是用心的,才會將這香囊做得如此精緻有用。頓時他心頭一熱,鼻尖有些抽搐,說道:“本王謝過四小姐。”

說完向弘錫快速轉身,就要離開,王蓁蓁激動地抬起一隻手,拉住他的衣袖一角,哽咽地說道:“王爺,您就這麼走了嗎?”

向弘錫止步不前,他眼角的餘光瞟見了衣角上,王蓁蓁那雙纖細的手,他轉過身來,拉起王蓁蓁的手,娓娓道來:“本王記得,陛下廢后那年,陛下給了本王一件差事,當時陛下告訴本王,若是不能完成差事,那就要將本王這個一字王給擼成二字王,賜封號端水?端盆?那個時候本王就想,就算是再難完成也得完成,不然本王可就成了東俞最丟人的宗室了。可最後本王也沒有完成那差事,本王惶惶不可終日,不過最後陛下也沒有再追究。時隔多年,今日本王還是成了二字郡王,陛下沒有賜端盆,或是端水這樣的封號給本王,只是賜了端壽二字,端壽,短壽也。”

“本王出城前,聽聞陛下下旨將德妃的養子送回了慶王府,據說當日陛下還給慶王下了一道斥責的聖旨,慶王伏地痛哭流涕聽完了斥責的聖旨後,立刻驚厥倒地,第二日就去了,活活被嚇死了。在東俞宗室若沒了皇帝的信任,大抵都是這個結果。”

向弘錫緩緩地放下王蓁蓁的手,說道:“四小姐,回吧,你我的婚約從此作罷,就當不曾相識過。”

頓時王蓁蓁的臉上劃過兩行淚水,她掩面痛哭起來,泣不成聲地說道:“王爺不該上那請罪的摺子,將所有的罪過都應下,若不是我告訴王爺,周洵要阻你我的婚事,王爺不會鋌而走險,當初去御前告狀,我是深思熟慮過的,我的罪不該王爺替我揹負,王爺是我誤了您。”

周洵抬起手,輕輕拭去王蓁蓁臉上的淚痕,說道:“原本就不該把你牽連進來,本王不怪你,你那倆個養子著實不孝,陛下對王家還是有感情的,過些時日,陛下的怒氣消了,你找個機會進宮,好好與陛下說說,陛下會看在王太后的面上,給你尋一門良配,以後你也就有依靠了。”

向弘錫剛想抽回手,王蓁蓁就立刻抓住他的手,輕輕地覆上自己的面頰,深情地說道:“我與王爺是有婚約的,王爺莫不是嫌棄我無萬金以及那一屋子的書簡嫁妝,就要棄了我嗎?”

向弘錫的眼眶紅潤起來,他看著眼前這個有些不大理智的女人,好像他不曾心動過,而且他的確是為了那萬金與書簡的嫁妝,才會求親於她。

王蓁蓁雙眼含淚,淚光漣漣地望著向弘錫,說道:“我非王爺不嫁,王爺一日不來娶我,我便等一日,王爺一輩子不來娶我,我便等一輩子。”

向弘錫眉頭一緊,滿臉的痛苦,此刻,他只覺得這個女人有些傻,傻得可愛,可愛得讓他好像有些心動了。他快速轉身,剛走幾步,他又停了下來,一陣春風吹過,他回過身來,王蓁蓁頭上那金步搖在風中搖晃**點金光,都嵌入了他的眼中。

他抬起一隻手,說道:“一年為期,若一年後本王不死,本王一定派人來接夫人去衡陽,今日立誓在此,定不食言。”

瞬間王蓁蓁破涕為笑,她緩緩地來到向弘錫的身前,利落地抬起手擊打向弘錫那隻揚起的手掌,堅定地說道:“擊掌為誓,妾身就在邑城裡等著王爺,一年後王爺若來,妾身就隨王爺去天涯海角。王爺若不來,餘生妾身就青燈古佛相伴,決不食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