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十點半,所有參賽者不約而同進入景秀市場內尋寶。
臨出發之前,沈秋特別交代了一個硬性指標:“小青、鄭光榮、你倆聽好了,在這個市場上,低於十萬美刀的物件就不要浪費時間,儘可能找十萬美刀往上的藏品!”
“啊?為什麼啊?沈大哥?”鄭光榮不解的的問道。
左小青替沈秋回答道:“因為十萬美刀往下的物件,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計,你費盡周折找到幾件藏品,卻被輕輕鬆鬆被對方的一件選品打敗,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
……
第一環節的尋寶正式開始。
沈秋選擇從景秀市場的西門進場,抬頭先觀察了這條街大致情況,與其說是複製過來的景秀市場,不如說是縮小版本的古玩攤。
尋常的古玩店,都會將自家店裡貴重的物件放在店鋪中的貨架上,或者是全透明的鋼化玻璃展櫃中。
而總決賽的這些店鋪,老闆和夥計的跟前擺著不到兩米的長方形桌子,所有的物件全部都在桌子的周邊,桌面上擺放都是字畫、擺件、之類不易碎的物件。
一些體格較大的瓷器則是豎在攤位的兩側,石雕、鐵雕、銅雕之類的大型物件則是擺在相對顯眼的位置。
每個老闆的跟前約莫有七八十件的藏品,多的則有一百多件,雖說這些藏品中有的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綻,但主辦方在短短一個月之內湊足了這些贗品、仿品、也著實是耗費了一番苦心。
“沈秋師傅來我這裡看看吧!我店裡有鎮館之寶!我店裡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沈秋師傅!你來買我店裡的寶貝!我這裡頭有一件稀世珍寶!”
古玩鋪子的老闆也裝模作樣的招攬生意,事實上即使他們不主動招攬,沈秋也會大致的掃一眼他們攤位上的物件,但凡在他們的攤位上看到一件贗品,基本上就此pass,不浪費一分鐘的時間。
“沈秋師傅!你來我這家店看一看!”就在這個時候,沈秋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口音,地道老燕京人的口音,一個戴著厚厚鏡框的小老闆。
這老闆操著一口老燕京話,聽起來也是讓人倍感親切。
“沈秋師傅!中國人不騙中國人,我就實話跟您講了吧!我這店裡全都是好東西!”老先生主動讓開一個角度,儘可能讓沈秋看到他攤位的所有寶貝:“我這店裡可沒有一件是贗品!全都是一流的古玩……”
沈秋仔細看了一眼,這家店鋪名叫匯通天下,恰好在景秀市場也是一位老燕京人開的古玩店,兩者之間的關係交相輝映。
眼前這家店主要以瓷器、錢幣為主。
錢幣鑑定是最讓沈秋頭疼的一項,錢幣個頭小、價值不高、且造假容易、許多錢幣表面散發出來的熱度是對的,那是因為造假匠人將那些廢舊的材料重新回爐塑造。
所以說鑑定錢幣,不僅僅要上手觸控,還得要一枚一枚的加以細緻觀察,切不能被它的表年現象所矇蔽。
萬幸老先生的攤位上古錢幣的數量並不多,象徵性的只有二十多枚的古錢幣,除此之外全部都是大小不一的瓷器、瓶瓶罐罐。
總共是二十多枚的古錢幣,沈秋一一過手,都是真跡!攤位兩邊擺放著的大大小小的瓷器瓶子、沈秋也都是逐一鑑別,掃視而過的瓷器都是真跡,但這些瓷器當中最值錢的就是一隻民窯燒製的藍釉花瓶,是明末年間的,市場的行情價值在2w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