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構如此禮賢下士,李綱也很感動,他道:“大王言重了,李綱,一罪臣耳,實當不起大王如此。”
趙構連連搖頭,道:“今已證明,李右丞真知灼見,皇兄若能依李右丞之策應敵,大宋也不至於落到這般境地,父皇、皇兄也不至於……也不至於……哎!”
當初,李綱主張抗擊金人南侵大軍,他負責指揮的保衛汴梁城的戰役,雖然為時未久,就被北宋王朝所罷免。
但後來汴梁城的陷落,正從反面證明了李綱的抗戰部署之正確。
因此,李綱在此時成了最負眾望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趙構一跑到南京,就立即將李綱找來的原因。
耿南仲、汪伯彥、黃潛善也殷勤的迎接李綱,然後趙構四人就將李綱請進了密室中。
在趙構的示意下,黃潛善將目前的形勢,簡單的跟李綱說了。
不想,李綱聽罷,一開口就讓趙構心涼半截!
李綱道:“當今皇帝,乃太上皇嫡子、無上皇嫡孫、大宋儲君,名正言順,我等理當擁之。”
李綱此言一出,趙構本來掛笑的臉,立即就是一僵!
但趙構掩飾得很好,他立馬附和道:“某亦是如此認為,然韓擎,董卓、曹操之輩,必謀我趙宋江山,故而某才未率兵勤王,又因不想內耗教金人漁翁得利,才率兵南下來此,靜觀其變。”
李綱直言不諱道:“大王錯矣,金人者,外敵也,屠我宋民,廢我宗社,生死大仇,大王若率軍與攝政王夾擊金人將其全殲,擁抗金大功,必可與攝政王分庭抗禮,共同攝政皇帝,待皇帝長大成人,大王再挾大義逼迫攝政王共同還政皇帝,必成一段佳話。”
趙構狡辯道:“非某不想如此,實韓擎以宗澤圖某,某若不南下,必被宗澤所殺。”
李綱聽了,眉頭就是一皺!
但很快李綱就想明白了,宗澤欲誅殺趙構,必是怕趙構分裂大宋王朝。
李綱易地處之:“我若是宗澤,也應當會為大宋王朝除此後患罷?”
李綱壓下心中的真實想法,問:“大王今欲何為?”
趙構道:“我欲收左右之兵,然後與韓擎對峙,以壯皇帝之威,使韓擎不敢輕辱皇帝、奪我趙宋江山。”
李綱有些遲疑!
李綱不是想不到,如此會令趙構做強做大,進而使得朝廷難以掌控。
可忠於趙宋的李綱又覺得,若非如此,確實難以制衡已經勢大的韓擎。
再有,李綱認為,範訥、趙野、王襄、翁彥國、高公純等人,在國家危難之際,只擁大兵自衛南逃,不思進京勤王,實屬小人,若不收其兵,其必擁兵割據,屆時定將天下大亂,大宋王朝再想統一,怕是就要難上許多,關鍵,軍閥割據,民眾肯定就要遭難了。
“不如先使其統一,再徐徐而圖之。”
這麼一想,李綱道:“待我略施小計,盡收其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