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以前,韓擎就知道一個道理,自己做決定,不等於師心自用,獨斷專行,而是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最後一個人決策。
在朝堂上聽了一圈意見之後,韓擎又將唐恪、張叔夜、梅執禮、李綱等人叫到垂拱殿中。
幾人一來,韓擎就開門見山道:“我欲跟趙構要兩千萬石糧食、一千萬金、兩千萬銀、一百萬絹帛、兩萬馬,趙構若是能在短時間內給我籌集全,我便暫時放趙構一馬,否則必揮師南下,你們商量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
其實早在發兵南下之前,韓擎就想好了,只要趙構肯給自己錢糧,自己就先北上。
韓擎如此,除了因為金人有南侵的野心才是自己的大戰、趙構只想一心偏安一隅胸無大志不足為懼,還有韓擎的考慮在其中。
首先,打肯定沒有勒索快,可能也沒有勒索徹底。
畢竟,身為曾經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國家軍人的韓擎,是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去搶民眾的糧食和金銀珍寶的,這也會讓韓擎失去人心,進而無法完成統一,至少為讓韓擎統一的難道大大增加。
而又慫又沒有底線的趙家人,就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為趙家人狡辯的人,可以參考一靖康恥的全部過程,看看趙家人是不是沒有慫到沒有底線。
有人可能會說,那是趙桓,不是趙構,趙構好歹在歷史上建立了南宋,為大宋王朝苟延殘喘了一百多年。
拜託,好好查一查歷史再這麼說好嘛。
歷史上的王淵為什麼那麼受趙構信任,那是因為歷史上的王淵在杭州搞大屠殺,為趙構蒐集了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為趙構弄到了大家的錢帛(在這個過程當中,王淵、張俊等人為他們自己也弄到了大量的錢帛。)。
歷史上的趙構,在南下了之後,對東南民眾大肆剝削,甚至已經不是剪羊毛而是拔羊毛了。
因為趙構做得實在太過,也因為東南民眾對趙氏恨之入骨,從趙構南渡以後,一直到趙構退位,東南地區的起義,幾乎就沒斷過,就算被撲滅了,那些起義軍也暗中發展,一有機會就揭竿而起,直接宋孝宗即位頒佈了仁政和大力發展軍隊之後,東南的起義才算是徹底結束。
這就足以說明,趙構完全可以成為趙桓第二,甚至他還有可能超過趙桓。
韓擎相信,只要自己給趙構的壓力夠大,趙構鐵定會幫自己榨乾東南地區的錢糧。
關鍵,這樣的話,韓擎即得了好處,又不背鍋。
其次,就是東南地區的起義軍。
東南地區的起義軍其實都是源於方臘起義,也就是源於摩尼教(即明教)。
武則天延載元年,摩尼教便傳入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