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緊,任務重!
因此,雖然韓擎給了韓世忠三天開拔的時間,但韓世忠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派遣,南護都前軍、南護都左軍、南護都右軍南下了,緊接著,南護都中軍和南護都後軍也押運糧草武器物資南下了。
可就這,韓世忠的速度都不是最快的。
最快的是楊沂中。
為了可以打南軍一個措手不及,領命的當天,楊沂中在與韓世忠、朱夢說、陳角、趙立、王勝、劉浩、解元、呼延通等人制定完南下的戰略之後,便率領親騎直撲泗州。
想當初,韓擎一共寫了兩封親筆信,一封給了韓世忠,另一封給的人就是楊沂中。
與給韓世忠的那封信簡單明瞭的激將法不同,給楊沂中的信上,韓擎寫了很多。
韓擎從楊沂中的先祖楊業開始寫起,表示了對其先祖抗遼衛國的敬佩。
韓擎又說了楊沂中的祖父曾任永興軍路總管的楊宗閔和他的父親知麟州建寧寨的楊震,說他二人都在積極與金人決戰,抵死抗金。
韓擎再詳細的刨析了趙構的性格,言趙構必南下,企圖偏安一隅,他若隨趙構南下,此生只能蹉跎,錯失大好年華。
可以說,韓擎給楊沂中寫的那封信,有些雜亂。
但在字裡行間中,楊沂中能看出來,韓擎對他的看中。
而且,那時韓擎已經是高高在上的攝政王了,而他楊沂中還只不過是張俊手底下一個統領五百人的小統領,南京當時比他職位高的將領,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他真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如此情況下,韓擎屈尊降貴的親自招降楊沂中,楊沂中怎能不感激涕零?
關鍵,楊沂中的父祖都在前線抗金,而趙構卻要帶著楊沂中往南跑,過安定的生活,楊沂中又不是趙構那樣的大慫,他性情沉鷙,少時機敏,背書數百言,力氣超人,曾慨然對人說:“大丈夫應當用武功博取富貴,怎能俯首貼耳成為腐儒呢!”,於是學習孫武、吳起兵法,還擅長騎射,可以說是天生的大將,哪能心甘情願在建功立業的年紀去養老,更何況,有識之士誰看不出來,在韓擎如此勢大的情況下,這偏安一隅只能是偷安一時,絕不可能長治久安?
如此,儘管楊沂中隨著張俊長期擔任宋高宗趙構的警衛工作,和趙構的關係非常好,趙構曾經說楊沂中就是他自己的郭子儀,評價非常高,可楊沂中最終還是選擇北上投效朝廷。
結果證明,楊沂中的選擇非常正確。
北上不久,韓擎就任命楊沂中為親騎統制,統制中軍最大一支騎兵。
而且,韓擎還任命楊沂中的父親楊震為十五大統制之一。
甚至就連楊沂中的祖父楊宗閔,都在西護都軍中任廂參謀長。
可以說,韓擎對他們楊家絕對重用。
如今,韓擎又不避楊沂中與趙構從前的關係,派楊沂中打頭陣,表現出來了對楊沂中的絕對信任。
這種情況下,楊沂中要是不全力以赴,那也太對不起韓擎對他的知遇之恩了。
於是,本著兵貴神速的理念,戰略戰策一制定好,楊沂中就率領親騎出發了。
不僅如此,為了不給南軍反應的機會,楊沂中還將親騎的兩千備用馬匹給了親騎兩大悍將楊再興和姚興,讓他們一人雙馬直撲泗水,務必要一戰而下處於樞紐的泗水。
楊再興和姚興領命,隨即各率領本部的一千人,一人雙馬直撲泗水而去。
得說,楊沂中選擇如此出擊,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