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不僅大元帥府軍的將士有這種“照顧”,事實上,所有來京師接受封賞和整編的軍隊都有政工幹部接應和灌輸韓擎想讓他們知道的東西。
來到京師,張知彰等政工幹部將大元帥府軍帶到了青城寨附近的一塊營地,並幫他們安定下來——兩三萬大軍,整整花了大半天時間才全部安頓好。
然後,張知彰等政工幹部告誡大元帥府軍的將士,現在先不要出營,因為這裡不只他們一軍駐紮——在他們四周已經有好幾支軍隊駐紮了,其中一支人口最多的,據說有十二萬人馬,那是濮州王善部的人馬,亂走動容易產生摩擦、械鬥,進而為受到嚴重的處罰。
安營紮寨完畢,張知彰立即派兩個政工幹部分別前去通知兵部和戶部的官吏過來對大元帥府軍的將士進行登記造冊,並開始詢問其志向。
在這個過程當中,張知彰就已經與陳淬溝通,讓他將有意當兵和無意當兵的人分開,只等三日後那些不願繼續當兵的人各自確認了之後,便會將那些不願繼續當兵的人直接帶離軍營,由工部的人接手安置。
而在登記造冊的過程當中,普通士卒都會得十元紙幣(各種數額的紙幣都有,還有各種額度的銅子,加一起共十元)的安置費,軍官會得三十到三百元不等的安置費。
同時,張知彰等政工幹部會告訴領錢的將士,這錢是攝政王補給他們的軍餉,並明確告訴他們這錢是從擎受元年(本該是趙諶即位時頒佈的年號,但因為一直未穩定,也沒有人重視趙諶那個傀儡皇帝,故而最近才定下來的)開始補的,之前的朝廷就不管了。
一聽到“擎受”這個年號,長個腦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都不用去費心揣測。
而張知彰等政工幹部此舉,說穿了,這就是在告訴這些將士,你們的軍餉是攝政王發的,跟趙宋沒有半毛錢關係。
韓擎此舉,吃相未免有些太過難看。
可一向注重實惠的韓擎,哪能管得了這些,他必須得讓將士們知道,他們的軍餉到底是誰給的。
發放完軍餉,張知彰等政工幹部會再次提醒領完安置費的將士,等他們輪休的時候,他們可以拿紙幣去青城寨中的錢莊兌換成份量十足的金銀幣,也可以用這些紙幣去青城寨中消費,那裡有勾欄、瓦舍、青樓、妓營、賭坊、酒館等玩樂之處以及各種商品買賣之所。
張知彰等政工幹部又特別交代他們,一定不能惹事,因為青城寨中有親衛右軍駐紮,誰敢惹事,將直接當場誅殺,誰都救不了。
害怕這些莽夫不知道輕重,張知彰等政工幹部還特意帶他們去看了看青城寨四門上掛著的頭顱,告訴他們,這就是之前鬧事之人的頭顱。
不提張知彰等政工幹部怎麼循循善誘大元帥府軍的將士,使其初步接觸中軍的紀律。
只說安頓好大元帥府軍的將士之後,兵部立即給陳淬等高階軍官(副將以上的軍官)各發放了一身嶄新的軍服,而陳淬還單獨得了一把佩刀——這把佩刀是新任兵部尚書方瓊親自代韓擎交到陳淬手上的,並告訴陳淬他可以帶此刀去見韓擎。
(如今,兵部至關重要,而呂好問又冥頑不靈總想著讓韓擎忠於趙諶,時常在韓擎耳邊呱噪,韓擎遂將原兵部尚書、歷史上的抗金名將、不久前率兵來勤王的方瓊提拔為兵部尚書,而呂好問則被韓擎掛了起來,不僅呂好問,孫傅、李若水、胡舜陟等忠於趙宋的人最近全都被韓擎陸續給掛起來了,剝奪了他們的實權。)
這柄佩刀上有“韓擎增”三字。
此刀陳淬認識,宗澤和中護都軍都統王瓊身上各有一把一模一樣的。
宗澤對陳淬說:“此刀為‘擎刀’,又名‘軍人魂’,乃榮耀象徵,非大將、攝政王親信不可得。”
方瓊代韓擎給陳淬賜了擎刀之後,對陳淬等軍官說:“接下來一段時日,高階將領將護衛攝政王左右,攝政王會親授你等統兵之法。”
待陳淬換好衣服,方瓊親自引著陳淬和一半大元帥府的軍官去覲見韓擎——剩下的一半軍官暫時統制大元帥府軍,明日再去覲見韓擎。
方瓊帶領陳淬等人剛進入汴梁城,就一個兵部的小吏找來,道:“稟報相公,朱相公(南護都軍軍政委朱夢說)遣人來說,韓世忠相公已親帶韓家軍前軍到劉家寺了,請相公前去劉家寺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