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呂好問、胡舜陟等人是希望韓擎能去樞密院辦公的。
可一來,樞密院離六部有點院,不太方便。
二來,韓擎也不跟別人商量,直接就搬進了都堂。
加之,吳幵、莫儔一大早上就回來說:“元帥今日要派蕭慶進城問責。”,大家得準備應付金使蕭慶,實在是沒有時間內鬥。
最終,呂好問、胡舜陟等人也只能是捏著鼻子認了韓擎入主都堂,總攬軍政大權了。
昨天的會議,出席得其實只有一小部分官員,也就是汴梁城中的主要官員出席了。
當然,貓有貓途,狗有狗道,經過這一晚上發酵,大家其實都已經知道了,汴梁城中的權力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說得算的是韓擎這個大都督。
所以,當韓擎出現在都堂,並坐到了只有宰相才能坐的位置上,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人以外,大家都沒有表現得太過驚訝。
韓擎坐下後,也不跟大家客氣,直接宣佈:
“鑑於目前形勢特殊、局勢危急,我宣佈幾件事:
一、之前致仕的官吏,包括獲罪的官吏,一律赦免,量才從新任職。
二、汴梁城正式進入軍管階段,糧食、物資全部集中使用,所有人無條件服從統一分配。
三、統計人口、糧食、柴薪,戶部負責發放戶口薄,以後城中之人,不論是買糧,還是買柴,全都憑戶口簿定量購買。
四、招募能工巧匠,待遇從優從厚。
五、招兵。
……”
宣佈完幾件大事之後,韓擎又對低階官員進行了一下從新任命,使其一律從朝廷命官變成大都督府的官員。
對此,不是沒有人覺得這完全是多此一舉,還有人認為韓擎這是在胡鬧,讓本來名正言順的他們,變成了一群非法官吏。
可呂好問、胡舜陟等人卻力挺韓擎這麼做。
呂好問、胡舜陟等人認為,不論是大都督,還是大都督府,都是迫於形勢的權宜之計,等金人退去,或是迎回趙桓,或是擁立趙諶,這天下還是老趙家的,到那時,不論是韓擎這個大都督,還是大都督府,全都該由皇帝罷免。
韓擎也不跟這些官員扯皮,任命完官員,將任務分配下去,韓擎就令唐恪總攬之、孫傅輔助之,然後就帶著一眾武官和武將來到了宣德樓前。
在宣德樓前,韓擎看到了兩萬多已經武裝起來的宋軍和保甲兵。
說是武裝,實際上也就是,這兩萬多宋軍和保甲兵拿上了長槍,不再像之前一樣赤手空拳了。
看得出來,來得各軍都是各個統制精挑細選的精兵。
但即便是如此,因為長久的飢寒交迫,他們也多是萎靡不振。
關鍵,這些人身上寫滿了散漫,毫無軍人的那種精氣神。
見韓擎過來,範瓊第一個就迎了上來,大聲道:“末將範瓊拜見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