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嶽位於汴梁城景龍門內以東,封丘門內以西,東華門內以北,景龍江以南,周長約六里,面積約為七百五十畝。
由於汴梁附近平皋千里,無崇山峻嶺,少洪流巨浸,而趙佶認為帝王或神靈皆非形勝不居,所以對壽山艮嶽的景觀設定極為重視。
他取天下瑰奇特異之靈石,移南方豔美珍奇之花木,設雕闌曲檻,葺亭臺樓閣,日積月累,歷十數年時間,使壽山艮嶽構成了有史以來最為優美的遊娛苑囿。
這座遊娛苑囿亦可以說是大宋落到今天這般田地、歷史上造成北宋滅亡的原因之一。
因為趙佶執著修建這座園林,蔡京、童貫、朱勔等人在東南地區弄出來了逼得東南人活不去的花石綱,導致方臘造反,嚴重傷害了大宋的根基。
這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影響。
最終導致,收復燕去不利,金人兩次南下,歷史上的靖康恥發生,北宋滅亡。
韓擎帶著張叔夜、折彥質、呂好問等人來到萬歲山,當然不是來欣賞這座有史以來最為優美的遊娛苑囿的。
關鍵,這座只輝煌了沒幾年的遊娛苑囿現在也沒有什麼好欣賞的了——金人第一次南下的時候,趙桓命人將萬歲山中的仙鶴、靈鹿等飛禽走獸殺了吃肉,將奇樹砍斷、將山石刨下來當成滾木礌石及砲石,又允許百姓自行上山砍樹伐薪。現在,萬歲山已經失去了一切神韻,變得光禿禿的了。可以說,趙佶忙活了十幾近二十年、搭上了趙宋一百六十七年的江山,到頭來卻是得了一場空。
韓擎將張叔夜、折彥質、呂好問等人領到了萬歲山的最高點。
張叔夜、折彥質、呂好問等人愕然發現,這裡竟然有一押人(二十五人)。
見韓擎來了,押長敬了一個張叔夜、折彥質、呂好問等人從未見過的軍禮,道:“報告將軍,金人始終沒有異動!”
言畢,押長便將他手中的望遠鏡交給了韓擎。
韓擎拿起望遠鏡看了看,發現四牆上的金人果然沒有半點異動,然後將望遠鏡交給張叔夜。
張叔夜有些不解的接過望遠鏡。
一看之下,張叔夜大驚失色,道:“這……在此地竟然能看到金營裡的一切?”
韓擎又要來幾個望遠鏡,給了折彥質、呂好問等人,然後說道:“此物是望遠鏡,用它可以看見城裡的每一個角落,還能看清城外的部分金營。”
折彥質、呂好問等人也是大吃一驚,折彥質更是難以置通道:“如此說來,金人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大都督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
“除了這裡,我還利用給金人運送絹帛的機會,在城外也佈置了幾個這樣訊點,不出意外,金人的一舉一動我派出去的人都能檢視到,然後他們可以利用烽火、信炮、飛奴示警。”
韓擎和盤托出:“故而我從不擔心金人會暴起發難,因為掌握著先機的我肯定能快他們一步。”
張叔夜、折彥質、呂好問等人確定瞭望遠鏡真有這麼神奇了之後,張叔夜愛不釋手的撫摸著望遠鏡,問:“此寶鏡是何人所造?”
韓擎笑道:“造肯定是匠人所造,不過卻是我教他們的。”
折彥質詫異道:“大都督還懂巧匠之術?”
“興趣所至。”
韓擎老實不客氣的承認道。
王瓊搓著手道:“大都督,此寶鏡能否多造一些,能料敵於先,從容應對,即可立於不敗之地,無論行軍哨探,還是兩軍對壘、排兵佈陣,有此寶鏡,皆可如虎添翼。”
韓擎給王瓊遞去了一個識貨的眼神,道:“目前階段,大量生產望遠鏡是不現實的,不過,要是能多收集到一些水晶,讓統制以上的軍官人手一隻,問題應該不大。”
王瓊攥著手中的望遠鏡不放,道:“那這個望遠鏡能否給末將?”
韓擎考慮都沒考慮就搖頭,道:“今一共也沒有三十個望遠鏡,全都在訊探手中,用來監視金人的一舉一動,我都沒有,哪有多餘的給你?”
王瓊一聽,既尷尬,又有些失望!
韓擎語氣一轉,又道:“不過,我等已經可以驅使全城人物,料想很快就會有新的望遠鏡產出,到那時第一支便給你好了。”
王瓊一聽,立即喜上眉梢道:“謝大都督!”,然後就繼續像孩子一樣拿著望遠鏡看個不停。
聽王瓊大都督叫得這麼順口,呂好問等人又開始犯嘀咕了:“他如今權傾朝野,應該可以隨便拉攏這些武將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