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
只見人群中有一箇中年人奮力擠到樓下,並健步登樓。
這時已經完全融合了這個時代韓擎記憶的韓擎,見到這一幕,突然想起一人、一事,隨即也三步並作兩步擠到了樓下,然後隨著那個中年人登上了宣德樓。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樓上。
那個中年搶先說道:“臣是王倫,百姓喧亂,臣能壓之。”
韓擎緊隨其後說道:“末將韓擎,手上尚有同袍弟兄五七百,揮著能來,來之能戰,可助陛下鎮壓百姓喧亂。”
趙桓一聽,趕緊讓王倫和韓擎下去彈壓。
王倫說:“臣未有官,豈能彈壓?”,於是毛遂自薦,請趙桓封他官職。
趙桓見王倫這人很有擔當,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當即命人取來紙與筆,親筆寫下委任狀,任命王倫為吏部侍郎。
封了王倫,不可能不封此時手上還有五七百能戰將士的韓擎。
於是,趙桓又委任韓擎為侍衛步軍司步軍都虞候。
王倫是宋真宗時代著名宰相王旦之弟王旭的後裔,也算得上是世家子弟。
只是到了王倫這輩,家道已經中落。
王倫年輕時,經常遊蕩於東京與西京一帶,他為人俠義,豪爽磊落,有交際能力,還有縱橫辯論之才,也有幹一番事業的抱負,所以市井群小對他評價很高,不少人願意追隨他。
然而,由於身處於社會最底層,真的是很難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所以,王倫才瞅準今天現場是個機會,勇敢上前抓住。
王倫走下門樓,他的追隨者紛紛一邊大呼:“侍郎來了!”、一邊在前邊給王倫開道。
另一邊,韓擎的情況也差不多,他走下門樓,趙撙等他的舊屬同僚,也紛紛大喊:“將軍下樓了。”,同時往韓擎這邊聚集。
就連韓擎救下的何慶彥和陳克禮、高振等人也往韓擎這邊聚集。
下來之前,韓擎其實還有些擔心,無法圓了自己剛剛吹過的牛。
下來一看,韓擎才知道自己想多了——匆匆一看,僅聚到自己身邊的殘兵敗將,就不下一千人,這還不算那些正在往自己這邊聚集和還在猶豫不決的殘兵敗將。
韓擎也不廢話,直接舉賢不避親,將自己的親信和自己所知的有本事、有聲望、懷才不遇的人火線提拔成軍官,讓他們協助自己收斂部隊。
不一會的功夫,韓擎就得到了一支近三千人的烏合之眾。
韓擎現在沒有時間慢慢整軍,人聚集得差不多了,他立即叫人敲打他們手中的兵器。
等所有人都看過來,韓擎才大喊道:“都肅靜,陛下有聖旨宣告之!”
另一邊,王倫也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安撫民眾,請他們保持肅定,說趙桓有重要話要說。
別說,在韓擎和王倫的努力下,亂哄哄的民眾還真就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見此,趙桓手扶欄杆,面朝廣場,對眾人大聲說道:“事體至此,大家群策群力,有謀者,即此獻陳,朕當聽從。失守之罪,一切不問。應對過後,朕自會發放兵甲,叫大家各保老幼。”
百姓們聽言,在議論紛紛的同時,也向趙桓提了好多問題,又說了很多辦法。
只可惜,這些人沒一句說在點上,後來更是因為場面又變得亂糟糟的連他們說得是什麼都聽不清了。
何慄和孫傅見這樣也問不出個像樣的計策,於是下令讓韓擎帶著手下將士將儲藏在兵器庫中的刀槍弓弩甲冑都運來發放給百姓。
韓擎帶人去了兵器庫後,何慄對趙桓說:“王倫乃一平民百姓,又沒立下大功,火線提拔為侍郎甚為不妥。
韓擎乃一區區中低階武官,僅維持一下秩序、發放一下兵器,如何能一步登天直升到侍衛步軍司步軍都虞候?”
隨後,何慄硬是讓趙桓收回聖旨,改任王倫為修職郎,進朝聽用,改任韓擎為武義大夫贛州團練使奮軍統制,統制韓擎剛剛聚集起來的那三千殘兵敗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