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凡間兩頭跑,馮雪的修為和工齡都在不斷的漲,也許是福緣判定失敗留下的後遺症,那四十幾本書,他已經試了三十幾本,但仍舊沒有找到核心的那一本。
對此他倒是不急,哪怕每次測算都要花不少時間,但剩下十來本,最多三年,他就能算下來——
當然,因為每年都有一半時間在天庭的關係,換算成凡間的話,就是六年光陰。
這點時間,對於天庭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他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蟠桃會快到了。
不要誤會,這並不是原著中孫猴子鬧天宮哪一屆,而是前一屆。
王母娘娘過生日是按天庭的日子算,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年一次,馮雪比猴子早上天二百多年,自然就多了一次機會。
有人也許會問,你蟠桃大的九千年一熟,小的三千年一熟,怎麼三百多天就吃一次?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首先那所謂的九千年,是指地上的九千年,天庭實際上是三十年左右就熟一次,其次,每種蟠桃都有一千二百株,照顧的時候錯開一點時間,就能保證每年都有120棵3000年一熟,60棵六千年一熟,40棵九千年一熟的桃樹可以採摘。
當然,吃不吃桃子馮雪並不在乎,他又不是真的猴子,還不至於為了那幾個桃子舍下七仙女……咳咳,相比之下,這一屆蟠桃會,其實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沙僧下凡了。
在西遊記原著的故事線,從猴子出生到猴子成佛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一共有過三次蟠桃會,而這三次蟠桃會,分別貶下界三個人。
猴子鬧天宮之前哪一屆,沙僧打碎了琉璃盞,下凡每日受萬箭穿心之苦。
猴子哪一屆,他自己被壓在五行山下,日日鐵丸銅水度日。
猴子壓在山下又三百多年,也就是唐僧取經前百來年,豬八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投生豬胎。
這裡姑且不去思考什麼權利鬥爭,派系傾軋,首先沙僧下凡就意味著一件事——
取經要開始了。
眾所周知,沙僧吃過9個取經人,並在唐僧的第十世,用這九個人的頭骨作船渡了唐僧過流沙河。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佛教象徵,前世的苦難是為了渡今生,由此可見,這九個取經人,毫無疑問就是唐僧的前九世。
此時馮雪其實是有點後悔的,他後悔當初沒有學著猴子一樣強索生死簿,倒不是為了購銷那個本就已經不在上面的自己的名字,而是為了查一下,這金蟬子究竟是個什麼來歷,又轉世成了誰。
不過這其實並不要緊,因為……
“閻王!閻王!閻王都死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