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融合,逍遙團成員運用
哲學人類思想的薈萃;
宗教人類心靈的寄託;
藝術人類對萬物之美的詮釋;
三大主題模組開發了虛擬世界的供給,以方便文明整合。
據天書所示:哲學、宗教、藝術萌芽之前,是沒有文明史的,只有莽荒史、原始部落史。
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智慧生物為更好地認識世界而團結協作,就構成了文明的物質基礎。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
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等。
由於各種文明要素在時間和地域上的分佈並不均勻,產生了具有顯而易見區別的各種文明,具體到現代的新戰爭形態則是:運用電腦技術、虛擬世界進行文明侵襲之戰。
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一般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1.物質文明
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表現為人們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質基礎,對精神文明特別是其中文化建設起決定性作用,物質文明的性質為生產方式所決定。
2.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
一是科學文化方面,包括社會的文化、知識、智慧的狀況,教育、科學、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項事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會風尚和人們的世界觀、理想、情操、覺悟、信念以及組織性、紀律性的狀況。
作用是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援。
逍遙團成員開發了虛擬世界,改變了戰爭形態:運用電腦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衛星技術和人類的意識潛能開發、或形成的獨Li於現實世界、與現實世界有聯絡、人們透過虛擬頭盔和營養艙以意識的形式進入、類似於地球或宇宙的世界。
虛擬世界跟真實世界走向的是融合。
虛擬世界,直接投射了真實社會的集體意識。人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往返於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