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破中毒案,最重要的就是確定毒源來自哪裡,基本上確定了毒源,就能確定中毒案的性質。
中毒案的性質無非也就是三種,第一種是自己服毒,第二種是意外中毒,第三種則是他人投毒。
嚴格意義上講,第一種情況屬於自殘,第二種情況屬於意外,只有第三種情況才屬於刑事案件。所以警方必須要排除前兩種情況,才可以進行刑事偵查。
在確認死者是中毒身亡後,黃啟發立刻要尋找毒源,這個辦案思路也是正確的。
法證立刻開始檢驗桌子上殘留的食品和飲品。黃啟發則繼續詢問死者的朋友。
“你們有沒有留意,死者最近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行為?”黃啟發開口問道。
眾人搖了搖頭,黃啟發則繼續提示道:“你們仔細的想一想,像是情緒上發生了變化也算,變得暴躁、不安、恐慌、緊張之類的。”
黃啟發是想知道,死者有沒有自殺的傾向。畢竟香江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有精神問題,突然想不開選擇自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助教薛友林立刻開口說道:“阿sir,課業壓力太大算不算?據我所知,餘正黃最近正在寫畢業論文,但論文寫的好像不太順利。”
“如何不順利?”黃啟發立刻問道。
“具體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是個助教,還不足以指導研究生寫論文,而且論文這東西,是個人的研究成果,我也不好問的太詳細。”
薛友林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論文寫的不順利,在學校裡也是常有的事情,有很多同學,都在為畢業論文發愁。我當年拿學位的時候,也是天天為論文犯愁呢!”
黃啟發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據你的瞭解,死者餘正黃,有沒有跟什麼人結仇?”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林智堅或許知道,他們兩個人每天都在一起上課。”助教薛友林開口答道。
林智堅趕緊上前一步:“阿sir,餘正黃應該沒有什麼仇家,我跟他是同一個導師,每天都在一起學習,沒聽說他有什麼仇家。
而且我們還都是學生,並沒有步入社會,也沒有太複雜的人際關係,平時也就是家和學校兩點一線,不可能得罪什麼仇家。”
“那死者的家庭情況,有沒有欠下鉅額債務?”黃啟發接著問。
“這方面我略微知道一些,他的家境不算好,也不算壞吧,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具體做什麼的,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沒聽說他有欠債的情況。”林智堅開口答道。
“也就是家庭和諧,父母都健在。”黃啟發接著問:“那死者有沒有什麼感情糾紛?”
“他是單身,跟前女友分手快半年了吧!具體是誰甩的誰,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這半年來沒有見到他前女友來糾纏他,他也沒有提前女友的事情,應該是好聚好散。”林智堅開口答道。
黃啟發詢問這些,其實是要判斷死者有多大的可能性是自殺。
像是情緒抑鬱、失戀、被人追債尋仇等等,都會是自殺的原因,所以黃啟發也側重這方面的詢問。
旁邊的何家輝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黃啟發問了這半天,卻並沒有提到最核心的問題。
於是何家輝直接問法證:“死者的身上,有沒有發現存放氰化物的容器?”
這個法證就是上次警校餐廳殺人案的那個法證,他轉頭瞅了一眼,心說這不是警校裡破案的學警麼!
再一看何家輝胸前的警官證,才知道人家已經畢業了,現在是正式警察。
既然對方是正式警察,也就不存在透露案情的疑慮,於是法證開口說道:“在死者身上,並沒有找到存放氰化物的容器。”
“那附近的地上、角落裡,或者沙發縫隙裡,有找到麼?”何家輝接著問。
“沒有,角落和沙發縫隙,我都看過了,沒有任何可疑物品。”法證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