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毅和古力娜扎是踩著點進的會議室,所以他與恩師李建國只是點頭微笑示意,還沒來得及上前問候老師已經被主持人請上臺發言了。
李建國環顧四周,語重心長地說,
“來自大疆的各位環保戰友們你們好!我們終於又見面了!”
此話一出,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我記得是二十年前,也是在這個會議室,我用最簡單的PPT講述了SAE專案的陳述報告,當時很多人都對這個專案表示質疑,他們認為這種在大學實驗室裡頭鼓搗出來的生態模型太過理想化了,說模型要求的條件太苛刻,維護成本太高,知識儲備和人才需求太大,而且複製推廣的難度太高。
是,我承認,當我最早在書房裡的本子上畫完了這個模型的草圖之後我既興奮又擔心,我擔心這個專案只是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教授的又一個白日夢!不過每當我想到荒漠化這個世界難題也正在影響著我們富饒而美麗的祖國的時候我寢食難安。拿著本子,我在書房坐了一夜也想了一夜,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疆。第二天我便給我們資源與環境學院的領導寫了專案立項申請書,沒想到三天之後擬立項的批覆就下來了,不但立馬召開了專案研討會而且還請來相關學科的專家教授一起出謀劃策,一個月後就正式立項了,而我被任命為這個專案的負責人。專案研發資金一個月內到賬,還給了我一間坐南朝北的辦公室,配備了老中青三代七位專家和專業的高才生,經過三個月的實驗室建模工作後我們八個人踏上了大疆這片美麗而遼闊的土地,當然,這是我的主意,果然,來了就不想走了!這裡多美啊,山美,水美,人美,這裡的人心更美。”
此時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久久不能停歇。
不知為何,穿著時尚的華毅眼睛紅了,古力娜扎看著他也是眼淚汪汪的。
“到了鄯定縣後,在本地老鄉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現在婆娑洲的位置,這裡位於沙漠後方,有中等深度的地下水源,於是我們便考慮將婆娑洲作為實施SAE專案的實驗性基地!我們召集老鄉和志願者成立了最初的種植小分隊,後來,我們的隊伍越來越龐大,當成片成片的防沙林開始出現在婆娑洲西北部的時候我們將SAE專案的建設提上了日程。十五年前,我們開始引水源、建綠洲、開農田、種作物,當沙漠裡的綠色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臺下的人聽得都很認真,有不少人在用手機和相機拍照。
“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了婆娑洲,他們捨棄城裡的高薪與環境,來到了荒漠的邊緣,他(她)們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將沙塵暴當成了浪漫的日常,將高溫的炙烤說成了日光浴,將辦公室當成了與黃沙戰鬥的大本營,他們早出晚歸,經常在沙地裡風餐露宿,餓了就吃乾糧,困了就往揹包上一躺,當然,這十多年來,條件改善了很多,不過在當時,環境更為艱苦。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奮鬥,如今的婆娑洲已經是一片綠洲,不但有了自己的牧民安置居民區,有了學校,有了公園,有了街道,還有了更多的防沙林!”
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足足持續了一分鐘。
華毅特別的自豪,因為幾年前他加入了這個團隊,成為了李建國教授的關門弟子。
“鄯定縣不但成立了防沙治沙委員會,而且婆娑洲也有了專門的防沙治沙工作站,負責周邊五百公里範圍內的防沙治沙工作,下面有請工作站的宋書記給大家講幾句話,大家掌聲歡迎!”
宋書記簡單介紹了工作站的發展歷程和工作流程之後開始點名表揚站裡的突出個人和專業人才,華毅便在名單裡。
唸到名字的時候他不好意思地站起來揮手,還挺羞澀的,不過此時他的心裡是自豪而開心的。
古力娜紮在旁邊看他的眼神裡有光、有崇拜也有喜歡。
“可以坐下了,樹先生!”
他太高了,今天還特意自己在宿舍做了髮型,帥得有些打眼了。用陳露露經常說他的話就是“你就是婆娑洲最帥的顯眼包!”
宋書記講完之後大疆其它地方的防沙、治沙相關人員陸續上臺分享經驗,華毅認真做筆記,古力娜扎還用手機錄了音。
為了找機會跟華毅互動,古力娜扎故意找他要他的筆記本看。
華毅只是將本子遞過來但是看都沒有看她。
能拿到他的本子看到他寫的字古力娜扎就已經開心了。
她還在學習寫漢字,她心裡的老師就是華毅,因為他的字寫得跟人一樣帥!
照著寫吧,好開心!
沒寫到五分鐘,本子被直接拿走了,是華毅,他指了指臺上,上面又換人在分享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