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堂中,一瞬鴉雀無聲。
原本四散在天井各處的大小管事,不等丹陽一行來到眼前,就已紛紛後退讓出一條路來。
而緊跟肩輿之後的,除了捧著茶具,靠墊,香爐等常用之物的丫鬟外,竟還有兩抬,三尺見方的紅木箱,被四個膀大腰圓的僕婦擔著壓軸。
這派頭,都趕得上出府春遊的架勢了!
眾人正暗中腹議,‘今日別說辦正事,只怕還要費心費力陪丹陽郡主演鬧劇!’
恰在此時,馮嬤嬤剛從另一側的角門緩步邁入知事堂。
看到比自己先到一步,且聲勢如此浩大的隊伍後,她也忍不住一愣。
只是,一息後,不屑的哂笑就已爬上滿布皺紋,冷冷勾起的嘴角。
丹陽被肩輿直送到明廳的臺階下,才起身舉步走向,兩側有明燭高照,背靠喜鵲登枝圖的山水羅漢榻落座。
及至近前,她才發現自家的這幅登枝圖上,竟還有一隻金錢豹。趴在根莖虯結的紅梅樹下,仰望枝頭的兩隻黑背銀腹的胖喜鵲。
難道是因她的生父出身將門,又或身為武將緣故,才比旁人家一團喜氣熱鬧的畫面,多了這隻威風凜凜的豹子?
但即使有令人不安的因素,可只從畫面看,倒也一片祥和——像是畫面中的三個生物都在享受著難得的春光似的。
尤其是,那兩隻胖喜鵲全然沒將豹子放在眼中,只自顧自的在,吵嘴?
不知為何,丹陽一眼看到它們時,竟就想起父母在一起的畫面來。但準確的說,其實是兩人在一起時的氛圍。
也因這一瞬的走神,讓她冰冷的表情,不自覺的暖了起來。
丹陽踏上明廳時,堂下的大小管事均已列隊整齊,馮嬤嬤也已無聲無息的,在她下首的繡墩兒前站好。
紫竹則先一步安排好帶來的物件兒,跟隨前來的隨從,才垂眸立在一旁。
眾人雖並不會做,將直直的目光投向丹陽郡主,這樣無理之事。
但即使沒有視線交匯,所有人注意力集中在丹陽郡主身上的壓迫感,已讓她身旁的紫竹莫名胸悶。
雖說她跟在丹陽郡主身邊,也沒少見大場面,可今日卻與往昔明顯的不同。
那種被窺探,評估,等著你犯錯並尋找可乘之機的感覺,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這一瞬,紫竹甚至錯覺自己成了一塊兒噴香流油的大蹄髈,被擺到了只用鼻子就能狩獵的群狼眼前。
但她心底很清楚,這不過是誤會,真正承受這些的,是比她還小的自家的郡主。
也是因此,紫竹站定之後,就忍不住暗中,不引人注意的頻頻看向丹陽,怕她承受不住壓力。又怕自己輔助不及時,讓自家主子名聲受損。
可沒想到的是,她竟在丹陽郡主轉身的瞬間,看到了一抹極輕鬆,溫柔的笑?
好在,紫竹立刻記起自己也正在眾目睽睽之下。若她的舉止出差錯,也必將累及自家郡主,這才剎那間就壓制住瞪眼的衝動。
丹陽帶著淡淡的笑意,一一掃視過階下眾人,才揚聲問道:
“人都來齊了?”
知事堂有專司記名點卯的僕婦,聞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垂眸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