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透過縫合操作配合,對面板軟組織手術創口造成了45點傷害(佔比7%),獲得技能點45!】
耗時十分鐘。
【你透過縫合操作配合,對面板軟組織手術創口造成了40點傷害(佔比9%),獲得技能點40!】
耗時十二分鐘。
【你透過血腫清除術配合,對活動性血腫、面板軟組織創口造成了點84傷害(佔比42%),獲得技能點84!】
耗時十六分鐘。
這是方閒總結的縫合術在5級以前的技能點收穫記錄。
按照這個推算,4級縫合術的傷害佔比大概在35點/分鐘。
清創術則是在56點左右/分鐘,比清創術多23點/分鐘。
因此,在當時,方閒就推測,清創術所帶來的技能點效率要略高於縫合術。
可最近幾日,方閒發現了不同之處。
【你透過縫合操作配合,對面板軟組織手術創口造成了55點傷害(佔比10%),獲得技能點55!】
耗時八分鐘。
【你透過縫合操作配合,對面板軟組織手術創口造成了49點傷害(佔比11%),獲得技能點49!】
耗時七分鐘。
如此一算,方閒偶然間發現,縫合術提升後,帶來的傷害值/時間比率,竟然已超過清創術,至少是超過了4級清創術。
方閒再認真回頭審視了一遍前後差異。
病人的切口大小與病灶位置不完全相同,只是類似,但是傷害量的佔比的確有所增加。
因此方閒這時大膽地推測,他透過5級縫合術,是不是增加了更多對手術切口的傷害,也就是對手術切口得縫合效果比之前更好一些,所以傷害量更高。
這些傷害量,表面上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負擔與阻滯,其實是4級縫合術不可能傷害得到的隱藏傷害。
方閒如此類比。
而這樣的類比,讓方閒一下子想到了切開術。
切開術獲得的技能效率很低,是不是自己它的等級還不夠?
其實它並非一門簡單的輔助技能,而是核心技能。
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推算。
午休吃飯的間隙,方閒內心如此湧動。
在方閒對面,周希音在吃飯中途低聲問:“師兄,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下一種技能的練習呢?我目前覺得縫合術已經練得差不多了。”
距離上一次方閒與她一起進技能訓練室已經過去了五天。
嚴格來說,方閒也就是帶了她四天共計八個小時而已。
方閒聞言迴轉過頭,不動聲色地說:“你目前這水平,去華中賽區參賽,拿一個對等進到創傷中心的獎勵已經不在話下了吧?”
伱不是隻是想進創傷中心手術室麼?
按照華中賽區的計算規則,一個4級基礎技能的含金量等同於5個專科3級技能。
你還在想什麼?
“可是,我覺得還是有些不穩,若?”周希音正要再說點什麼,方閒已經端著盤子去了隔壁桌,背對周希音。
愛學習是好事,不惜一切時間與精力地去爭取學習的機會,也不是壞事。
可貪得無厭並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