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閒本以為,帶一個作業系統做操作,會是一種很無聊的事情。
可當,方閒發現,在自己慢慢調整引數的情況下,這本來的‘傻子復位作業系統’,完成了第一例最簡單的脛骨中段骨折手法復位後,這種成就感,比自己第一次完成,都還要開心。
看著患者躺在了操作床上,右下肢的小腿畸形已經消失,且疼痛感也緩解不少,並且還口訴:“醫生,這個器械還真神奇,真不怎麼痛了。”
“我現在可以起來了麼?”
方閒則趕緊說:“別別別,先別,你先繼續躺下,等我們給你把石膏固定術完成塑形後,你再起來。”
“然後再去複查一個平片,復位的效果,應該是可以滿意的。”
“欸,好,方醫生,謝謝啊。”
“嘿,現在這科技啊,是越來越高階了,不過本來方醫生你的技術就好,再有這麼好的機器輔助啊,那您肯定一天治療一兩百個,都不是問題。”病人如此回話。
如今,雖然距離方閒來慈縣才不過一個月,方閒在慈縣骨折方面的治療名聲,就已經頗為廣佈。
因在方閒前些時間,給交警隊的一個同志的骨折也給處理得相對妥當之後,如今這局面就是,縣裡面只要是出現了骨折相關的交通事故,交警一般首選120或者私家車司機把病人往慈縣人民醫院送。
“那不存在,我啊,希望一個病人都沒有才好。”方閒笑了笑,然後主動上前幫忙,與周希音一起完成了石膏外固定術的固定。
等石膏塑形結束後,病人就被方閒和周希音推出操作室門,家屬趕緊上前來問怎麼樣。
方閒還沒回話,病人自己就說:“還可以,有一點點痛,但比剛進院的時候好多了,畢竟方醫生這技術啊,高的很。”
“不是說用機器嗎?”
“機器你也要看是誰在用啊,方醫生自己操作的機器,那能效果不好嗎?”病人對治療的效果很滿意,還主動地勸自己老婆少打聽點。
“大姐,您先去帶大哥做個X線的複查,我們再評估一遍,仔細點,也穩妥點,一定把復位做得好好的再回家,這個您請放心。”方閒強調。
但凡那個傻子復位系統有任何問題,方閒都會重新處理,保證手法復位的質量,是第一前提。
“好的,謝謝方醫生啊,那我們先去複查,然後再來找你啊。”大姐很開心。
普通人遇到了骨折,都會覺得麻煩大了。然而骨折都不用開刀就能夠達到治療效果,這是最讓人滿意的。
手術又不是什麼好東西和好的服務,不會爭著搶著上。
而就在病人和家屬都走之後,負責資料登記的羅黃才出現,問道:“方醫生,今天這個病人的手法復位情況,結果如何?還是失敗了嗎?”
羅黃只負責登記客觀資料,對失敗的次數,失敗的型別進行統計。
不參與技術引數的測評,也不參與到診療過程的監督。
必須客觀,是所有課題進行的第一原則。而且這個復位操作輔助系統,要應用於臨床,最後要走的路,就不是方閒來主動操作,而是隨便選擇一個骨科醫生,都能夠要能操作,這才是成熟的輔助系統。
因此,不管是成功的資料還是失敗的資料,都需要一一詳細記錄。
“算是成功了,不過具體的結果,還是要以X線複查的結果為標準。這已經是第七個簡單骨折型別的復位了。”
“這個輔助復位系統的學習能力,還是不夠強,引數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嗯,人工智慧的學習,總是要一個過程的。”
“特別是這種操作形式的智慧輔助,更是絲毫大意不得,有任何偏差,都可能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但萬事開頭難。方醫生,您多費心。”羅黃對方閒的語氣非常客氣。
等病人複查歸來後,羅黃等只負責登記資料的工作人員就再次迴避開。
而方閒與周希音二人,則是匍匐在了電腦前,認真且仔細地對患者的復位術後情況,進行了評估。
主要評估的指標就是,骨折斷端的對合差錯,是否有成角,是否有鑲嵌、短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