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萬多?”孩子的父親略遲疑後。
咬牙點頭:“那也行,周醫生,你可以把這個電話給我麼?”
帶著孩子走後,方閒也沒問周希音為何知道。
如今是在看門診,疑惑還是帶著下班之後再問。
再接下來一段時間,方閒就發現,其實慈縣的疑難雜症病例也不多,大多都是慢性疾病,目前沒特別好的辦法一步到位處理的慢性病種。
比如說筋膜炎、滑囊炎這些,只能是慢慢修養。
這樣的疾病,屬於是手術算過度治療,用藥又相對不足的一種臨界病種,很難找到一種真正一勞永逸地恰當解決方式。
如果真要進行類比,可以算是,買來的一個新本子破破爛爛,直接丟了又太浪費,留著繼續用的話又膈應人。
……
“希音,你好像知道的東西不少啊?”中午點菜完後,方閒如此問周希音。
周希音則一邊對服務員說:“老闆,再多給我們送一碗土豆絲,用酸辣椒炒的那種。多算錢沒關係。”
周希音的注意力,不在方閒這裡。
慈縣的土豆,全都是農家種的,有部分是高山土豆,炒起來很脆很香,是沙市超市裡買的土豆沒有的味道,且有多種做法。
這邊還有用野胡蔥煮土豆片的,也好吃,軟軟糯糯。
“好的美女。”服務員點頭。
周希音這才轉頭,彷彿暴露吃貨本性後的她,臉略紅:“方師兄你剛剛問我什麼?”
“我問的是,周師妹伱好像知道很多文獻和書本上都沒有的東西。”方閒道。
方閒的理論不差了,理論是一種認知。
5級理論都達不到的盲區,這可不簡單了啊。
“奧。”周希音馬上恍然大悟:“師兄,我今天提到的很多器械,都是罕見病種的配套器械,是因為病例太少,十多年都沒累積足夠多數量的病例量。”
方閒瞬間明悟:“這些很多器械,都是周教授做出來的麼?”
如果還沒有見面於文章上,那麼就不可能出現在課本上,更不可能出現在大部分醫生的視野裡。
對醫療器械的臨床應用,如今的管理越發嚴格,寧缺毋濫,嚴格管控准入原則,是保證患者權益的最低處。
不是你一個人說好用就可以用,也不是一少部分人說好就是好,要經得起資料和歲月的考驗,沒出問題,才能夠真正應用於臨床。
在臨床中,一些器械擱置一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投入臨床,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甚至有一些醫生,為了研究一些罕見的病種,等一輩子,等自己的學生成稿,都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醫學的直接接觸物件是人,因此醫學的研究,再如何手續繁雜,再如何謹慎,都不為過。
否則的話,三鹿奶粉帶來的傷害面積算什麼?
“嗯!~”周希音點了點頭,沒過多深入這個話題。
因每次只要她一提自己的父親,那麼話題就會徹底轉移,要麼就是對方直接心理崩潰得直接熱情洋溢,要麼就是崩潰得無話可說。
“周教授真的是一位奇人。”方閒如此感慨著。
“師兄,你知道一種說法嘛?就是醫療技術的高階體現,就是理論成稿,更高階的體現,就是承載於客觀的物體上。這就叫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周希音適時地這般說。
“是啊!”
“醫療技術的高階體現是理論,更高階是載體。”
“不過一般人,哪裡能夠做到理論和載體這一步啊?”方閒微微搖頭。
想要成理論,就千難萬難,也就是他現在跟著徐鳳年教授混,在自己叔叔的灌輸下,勉強促成了一些理論的長進。
這是新的理論和認知,但要有知識的載體,則需要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