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苟在手術室加點升級>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的慾望都會膨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的慾望都會膨脹 (1 / 3)

這個問題歸根結底其實是經濟學的問題。

如果能夠解決好待遇,能夠不往外奔波,就能夠有比較好的待遇,誰不想在家邊上擱著?但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情況下,我能身居大城市,我何必回來吃苦呢?

這是人之常情。

再探討了一下,方閒才得知,其實之前的縣醫院骨科,能做的手術數量與病種,還是不少的。

那個時候,就骨科而言,運動醫學已經頗具雛形,但自從上一位農主任走後,關節鏡就在手術室裡面吃灰了。

比如說,十年前,縣醫院裡關節置換這樣的四級操作難度的手術,也有人能做得下來。可自從那位陳主任退休之後,關節置換,就已經從縣醫院裡又撤離。

如今慈縣的關節炎患者想要做關節置換,就只能去張市。

從手術質量的角度來說,去張市做關節置換,肯定會好。

但是另外一個角度,這對患者的就診質量,並不好。

第一,自己要奔波,第二,家屬要奔波,第三,花費也會更高一些。費心費力費時間。如果能夠在家邊上就能做得更好,那自然是極好的事情。

可問題就是,會做手術的醫生都跑了,你去哪裡做這樣的手術?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慈縣也有私立醫院,一些好的醫生,也被人高薪聘請了過去,你可以去那裡做。

去慈縣的私立醫院做手術,費用會比去張市低一些,但也低不了多少,差距就幾千塊吧。但縣人民醫院做不了,你也就只能這麼對付了。

如今縣人民醫院,常規在做的手術,也就是骨折啊,切個坨、清個創,縫一下小肌腱……

也就是說,醫學會的等級認證制度一出來,醫學資源更加往大城市偏倚。

特別是如今資訊又比較公開透明,哪個醫院做得好,已經不單純靠你嘴說打廣告,而是實實在在可以查得到的。

再加上病種和手術許可權還有署名制度,你能做就是能做,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而這麼一來,方閒瞬間就為難起來。

那這樣的意思就是,就算自己把現在這一波人,帶得會做手術了,起根本歸宿就是,把這些人一起帶跑了。

不同的區別就是,自己回了湘南大學附屬醫院,這些人就去了其他沿海城市或者是就近待遇更好的私立醫院?

“黃主任,難道就沒有一定的政策幫扶麼?”方閒問。

用合同卡壓,那肯定不合適。

TM的我只是來工作的,又是賣身的。

這是現代社會,你憑什麼要我籤賣身契。莫說是醫務工作者了,任何人要籤賣身契,那也不可能啊,只要是個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說我一輩子就釘死在這裡。

除非是我不想往上爬,想要躺平的。

而這些人就真躺平了……

“有啊!但沒有多大用啊!”

“醫學會和政府,都不止一次地說過,只要留在當地工作,解決配偶的工作問題,解決孩子就學的問題等等。”

“但?再這些,也就是能夠在縣裡面而已。”

“像如今這個年代,在醫學領域,就是看本事吃飯的,學歷高低不單純決定水平高低,還是有人願意往外跑。”黃博航說得頗為無奈。

人才流失問題愈發嚴重,縣醫院無法進一步被盤活的話,其實縣醫院如今的窘境,與多年以前的鎮醫院的困境大同小異。

自然,黃博航提出了這個問題,方閒只是一個醫生,也是無計可施。

就說:“黃主任,我們能做什麼做什麼,有什麼就做什麼吧。既然是大環境的問題,我們就只做好自己這一塊磚瓦。”

“誒,方醫生,謝謝你能理解啊。”黃博航聞言笑了笑。

彷彿鋪墊了一切,就是希望方閒不要在縣醫院裡大幹手腳,想要大興土木,好好建設,因此提前把框架給方閒剖析出來,讓方閒好好認準一下當前的局面和定位。

剛上班的第一天,科室裡有安排手術,但沒有讓方閒第一時間地衝進手術室。

黃博航先帶著方閒在醫院的門診、各個專科還有手術室裡,醫院的輔助技能科室,大致轉了一圈,這麼做主要有這麼幾個目的,第一是方便方閒以後去坐門診找路。

二是方便方閒以後請其他科室會診的時候,別的科室裡的人,知道骨科有這麼一號人物,別到時候擺錯了譜,還就是不來,還得他黃博航來擦屁股,處理中間的關係。

第三就是帶著方閒看看手術室裡的陳設,介紹一下,這手術間裡面,大概有哪些東西,麻醉科的規模等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