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九六大負翁> 第271章 我選擇全都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1章 我選擇全都要 (1 / 2)

韓三爺:“演員們的收入,六面體就這麼公佈出來,輿論壓力確實很大啊,不少人都說影視明星掙錢太多,也太容易了,一年上億的就有三個。”

倉耀祖:“想發展娛樂行業,想要文化輸出,還不想讓明星藝人們掙錢,這可真有意思,現在是市場經濟,有人願意開到這個價位,並且掙到了錢,那就說明他們有這個價值,這有什麼可指摘的。收入公佈出來,還有利於大眾和媒體進行監督呢,只要足額納稅就好,這沒什麼的吧。”

韓三爺:“說是這麼說,可是一個明星掙得就比一個企業的盈利都多,這確實讓一些人意難平啊,比如我,我一年的工資還不到十萬元呢。”

倉耀祖:“憑著辛苦勞動掙來的錢,吃瓜群眾們眼紅什麼啊,呃,我可不是說您啊,再說了,這年頭,誰靠工資活著啊,小鋼炮那幾部電影不是找您拉投資了嘛,放心,收益肯定低不了。

這麼說吧,如果演員們確實拿的太多了,影響了影視劇的製片質量,那絕對是有問題的,但現在我對傳奇影業那邊有要求,影視劇的成本中,演員的片酬佔比不能超過製作成本的40%。這個規定三爺您可以推廣開來。

三爺,那邊,看到沒有,那個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你知道他導演的這部影片能拿多少錢不?往少了說都有1.5億美金,換算一下,有10多億華夏幣。

這部影片全球的票房目標是20億美金,折算一下就是160多億華夏幣。在華夏的票房目標最少是6億華夏幣。這些數字,他們不覺得多嗎?他們覺得明星演員們掙這點兒錢就多了,我還覺得有點寒酸了呢。”

韓三爺:“唉,這部影片票房這麼高,我感覺輿論又會爆發一波了,小心你被那些人說成洋買辦。”

倉耀祖:“我被說成洋買辦?這部影片可說不著,我把發行權轉給國內的傳奇影業公司了,也只是拿不到20%的票房分成,所有票房一分錢都沒流失到國外,這你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韓三爺:“到時候,輿論可不管這些,反正是米國的片子,這裡面的彎彎繞他們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要不我接受一下采訪,把這些情況曝光出來?就說燕都大學生巨資投資好萊塢大片,誓言豪取20億美金票房。”

倉耀祖:“也不是不行,我吧,估計是低調也低調不了多久了,你要是真把我推到前臺去,我也無所謂,反正那些記者也找不到我。”

倉耀祖最近正打算出國呢,即使把他曝光出來了,他也無所謂,反正眼不見心不煩。

現在的網路輿論還不發達,要是沒人帶節奏的話,其實根本沒事。但是呢,總有那麼幾個小人,想搞事情,比如陳銘恩兄弟倆。倉耀祖呢,也不能去堵人家的嘴,反正,這錢掙得光明正大,也不怕人說。

倒是六面體旗下籤約藝人的安保需要再提高一個等級了,雖說國內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是這鋌而走險的人吧,總是都有的。倉耀祖把這個事情放到了心上,回頭讓超能安保和六面體公司把安保這個事情重視起來。

張國師這時走了過來,他要和倉耀祖、韓三爺通報一下最近籌拍《英雄》的情況,橫店影視城為了陳凱哥導演的《荊軻刺秦王》而投資數億元,專門修建了秦王宮。

可《荊軻刺秦王》還沒拍呢,老謀子的《英雄》就想給拔了頭籌,這根本說不過去啊,而且《英雄》也是刺秦的故事,這根本就是和《荊軻刺秦王》別苗頭搶票房啊,凱哥導演怎麼可能會退讓。

張國師搞不定橫店集團和陳凱哥,只得找上了韓三爺和倉耀祖,打算讓他們出面,搞定《英雄》外景拍攝的問題。

倉耀祖:“市場應該能容納兩部相同故事背景的影片,而且橫店集團那邊才有更多的話語權吧?咱們給他們送錢過去,他們也不同意?”

“阿耀,你可能不知道,《荊軻刺秦王》這部電影陳凱哥籌備很久了,秦王宮也是他耗費4年之功幾易其稿設計而成的心血之作,橫店集團怎麼也不可能違逆陳導的意願,這說不過去。而且這部影片是霓虹國角川集團投資的,這個集團可不是好惹的。”

倉耀祖:“角川集團?是角川歷彥啊,嗯,角川書店,電擊文庫,輕執牛耳者啊,這還真有點意思。”

倉耀祖是很重視內容產業的,他讓人收購了不少版權。在解決掉硬體和作業系統之後,倉耀祖面臨的可能就是內容和生態之爭了。對於這些,倉耀祖自然是很上心的。

在現在這個階段,也是有很多人想進入內容這個戰場的,畢竟迪士尼的成功讓人豔羨啊,比如魔都的陳天橋就想再造一個網路迪士尼,陳總一直有個機頂盒的夢,他想佔領使用者的客廳,他想做的其實就是影片內容基於網際網路和電視的展示平臺。

又比如角川歷彥的角川書店,角川書店一直是多媒體展開的踐行者。多媒體展開,即Media Mix,也就是多媒體跨平臺全方位打造IP,也就是大IP計劃。角川集團從90年代初就開始這麼來操作IP產品了。

盛大的陳天橋急切了點,動了別人盤子裡的蛋糕,搞遊戲的出身也不好,他直接就被扼殺掉了。角川書店的大IP之路成功與否不論,在這條路上走得最成功的應該就是後來的鵝廠。

鵝廠就是跟著前面這兩位的腳步,同樣是想要打造一個內容帝國之夢,做基於網際網路的遊戲、音樂、影片和的分發平臺。

應該說鵝廠很成功了,雖然沒有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但在遊戲、音樂、影片和這四個內容的分發上佔據了很大的一個市場份額。

同樣在做這個夢的人還有很多,比如比爾蓋茨,他想要進軍遊戲主機行業,也有這方面的考量。佔領了使用者的客廳,就拿到了影片和遊戲的分發權,這個平臺就有源源不斷地利潤產出。

同樣成功的還有奈飛,奈飛透過自家的渠道進入內容製作的上游,成功打入了好萊塢。

巨頭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二選一,而是全都要。奈飛有渠道,他還想有內容,所以他後期開始涉足內容製作。迪士尼自身有內容,他還想要有渠道,所以有了迪士尼+流媒體平臺。

總起來說,以後就是平臺之爭,就是分發渠道之爭,就是內容之爭。渠道制約內容生產方,內容生產方同樣制約渠道方,兩者還要互相轉化,互相滲透。

有這麼多先行者,倉耀祖又有二十幾年的閱歷經驗,他這麼看重內容行業也就不奇怪了。倉耀祖的選擇既不是渠道,也不是內容,而是選擇全都要。

所以,倉耀祖一邊收購漫威和環球,一邊建立奈飛,還要取得移動網際網路的先發優勢。在未來,倉耀祖的對手既不是蘋果和喬布斯,也不是貝佐斯和亞馬遜,他的對手很可能是反壟斷大棒。

倉耀祖在資金非常吃緊的情況下,都沒忘記收購漫威、環球影業,還和小埃德加聯手打造環球音樂集團,建立MP3網,建立奈飛,建立六面體經紀公司和傳奇影業,寧可賠錢也要建立傳奇院線。

這裡面有很深的考量,這樣的一個發展步驟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倉耀祖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綜合考慮了入場的成本,考慮了入場的時機,充分考慮了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

為備戰做準備的機會成本,遠遠高於為錯誤付出的代價。也就是說做總比不做好,做錯了還可以有修正的機會,不做的話,在等待中,也許未來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也許會永遠失去進場的機會。

倉耀祖做的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匯聚內容,匯聚IP。雖然倉耀祖一直沒介入網遊行業,但遊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適當的時機,倉耀祖也會去涉足的。

倉耀祖一直以來的策略就是砸錢,就是因為他知道這樣成本最低,成效最好。雖然倉耀祖一直都是負債經營,以收購作為發展手段,這主要是因為作為一個重生人士,倉耀祖是有底氣的,他能看得很遠,他也知道各行業發展的程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